儒肠多病怯肥羶,海产从来独所便。
淮甸风宜乖素嗜,江乡水品忆经年。
分甘已佩公情重,加饭宁须俗祷虔。
食箸不停资大嚼,免教馋吻镇流涎。
亦作“食筋”。筷子。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 元理 以食筯十餘转,曰:‘东囷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。’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暗惑》:“一縑之财,犹且发问。则千石之俸,其费安施?料以牙筹,推以食箸,察其厚薄,知不然矣。”
大口咬嚼。《文选·曹植<与吴季重书>》:“过屠门而大嚼。” 李善 注引 桓谭 《新论》:“知肉味美,对屠门而大嚼。” 宋 陆九渊 《少时作》诗:“有时此辈未妥帖,哮吼大嚼无毫全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二回:“你快画罢,我连题跋都有了:起了名字,就叫做‘携蝗大嚼图’。”
馋嘴。 宋 梅尧臣 《病痈在告韩仲文赠乌贼觜生醅酱蛤蜊酱因笔戏答》诗:“虽然苦病痈,馋吻未能忌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河豚叹》诗:“朝来里中子,馋吻不待熟。”
强至名句,谢徐屯田惠海味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