矻矻雕镌役俗儿,六经尘土有谁吹。
我追往圣思前躅,子苟安行即后时。
大遇定为当世福,不逢犹作后来师。
思量最是男儿事,此外吾曹不足期。
追念往事;追悼死者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深心追往,远情逐化。”《元典章新集·刑禁·禁骚扰》:“僧道人等,非因亲戚,指以追往为名,私相交通,受其餽遗。” 清 归庄 《祭钱牧斋先生文》:“感时追往,忽復泪下淋浪。”
帝王的思虑。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伏愿陛下少留圣思,割损左右,以奉天心。”《后汉书·律历志中》:“ 孝武皇帝 攄发圣思,因 元封 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,乃詔太史令 司马迁 ,治历 邓平 等更建《太初》,改元易朔,行 夏 之正。”
前人的遗范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撰征赋》:“钦 仲舒 之睟容,遵缝掖於前躅。” 唐 刘禹锡 《登司马错故城》诗:“登临值萧辰,周览壮前躅。” 清 龚自珍 《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》:“曰承前躅之养痈兮,丁南 赣 之多盗。”
(1).徐行,缓行。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尔之安行,亦不遑舍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安行对疾行言,即缓行。”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縶余马以安行,俟性命之所存。” 李贤 注:“安行,不奔驰也。”
(2).谓发于本愿,从容不迫地实行。语本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” 宋 陈亮 《勉强行道大有功》:“彼皆大圣人,安行利行何所不可,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!” 明 方孝孺 《赠周履素序》:“古之君子,出环堵之室,而任天下之重,顺运安行,不动气貌者,所学皆可用而未尝为无用学也。” 清 郑燮 《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》:“读《易》至韦编三絶,不知繙閲过几千百遍来,微言精义,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,虽生知安行之圣,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。”
(1).失时;不及时。《楚辞·贾谊<惜誓>》:“黄鵠后时而寄处兮,鴟梟群而制之。” 王逸 注:“言贤者失时,后辈亦为谗佞所排逐。” 唐 韩愈 《黄家贼事宜状》:“争献谋计,惟恐后时。”《金史·胡沙补传》:“今举大事不可后时,若俟河冻,则 辽 兵盛集来攻矣。”
(2).后来;以后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天下不如意,恒十居七八,故有当断不断,天与不取,岂非更事者恨於后时哉!”《百喻经·五百欢喜丸喻》:“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师子,截道sha{1-1}人,断絶王路。”
王令名句,招夏和叔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