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里来官蜀锦城,西南籍籍饮清名。
幕中议论谁为敌,天下交游我与盟。
圣处工夫须自得,明时事业只安行。
草堂拟作终焉计,便翼飞来总寄声。
即薹草。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硬而扁平,叶呈带状,夏季抽穗开花。自生于原野沼泽之地。茎叶可编织蓑苙等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臺,夫须。”《诗·小雅·都人士》“臺笠緇撮” 汉 郑玄 笺:“臺,夫须也。都人之士,以臺皮为笠,緇布为冠。”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“南山有臺” 三国 吴 陆玑 疏:“旧説夫须,莎草也,可为蓑笠。”
(1).阐明天时的变化。《易·革》:“君子以治厤明时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。” 南朝 梁 陆倕 《新刻漏铭》:“治歷明时,盈缩之度无準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中:“治歷明时之本,固在于此也。”
(2).指政治清明的时代。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。《隶续·汉沛相范皮阙》:“嗟痛明时, 仲治 旡年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求自试表》:“志欲自效於明时,立功於圣世。” 严复 《戊戌八月感事》诗:“求治翻为罪,明时误爱才。”
(1).徐行,缓行。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尔之安行,亦不遑舍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安行对疾行言,即缓行。”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縶余马以安行,俟性命之所存。” 李贤 注:“安行,不奔驰也。”
(2).谓发于本愿,从容不迫地实行。语本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” 宋 陈亮 《勉强行道大有功》:“彼皆大圣人,安行利行何所不可,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!” 明 方孝孺 《赠周履素序》:“古之君子,出环堵之室,而任天下之重,顺运安行,不动气貌者,所学皆可用而未尝为无用学也。” 清 郑燮 《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》:“读《易》至韦编三絶,不知繙閲过几千百遍来,微言精义,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,虽生知安行之圣,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。”
度正名句,送许仁叔解组东归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