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三字经·全文》
解释:战国时,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,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。一次孟子逃学,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。
原文摘要:
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苟不教,性乃迁。教之道,贵以专。昔孟母,择邻处。子不学,断机杼。窦燕山,有义方。教五子,名俱扬。养不教,父之过。教不严,师之惰。子不学,非所宜。幼不学,老何为。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义。为人子,方少时。亲师友,习礼仪。香九龄,能温席。孝于亲,所当执。融四岁,能让梨。悌于长,宜先知。首孝悌,次见闻。知某数,识某文。一而十,十而百。百而千,千而万。三才者,天地人。三光者,日月星。三纲者,君臣义。父子亲,夫妇顺。曰春夏,曰秋冬。此四时,运不穷。曰南北,曰西东。此四方,应乎中。曰水火,木金土。此五行,本乎数。十干者,甲至癸。十二支,子至亥。曰黄道,日所躔。曰赤道,当中权。赤道下,温暖极。我中华
孟子 的母亲。姓 仉 。曾三次迁移,选择良邻;断所织之布,以激励 孟子 勤奋学习。旧时奉为贤母的典范。事见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邹孟轲母》。 晋 潘岳 《闲居赋》:“此里仁所以为美, 孟母 所以三徙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潘推官母李氏挽词》:“杯盘惯作 陶 家客,弦诵常叨 孟母 邻。”《宋史·苏易简传》:“及 易简 参知政事,召 薛氏 入禁中,赐冠帔,命坐,问曰:‘何以教子成此令器?’对曰:‘幼则束以礼让,长则教以诗书。’上顾左右曰:‘真 孟母 也。’”
选择好的邻居。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邹孟轲母》:“ 邹 孟軻 之母也,号 孟母 。其舍近墓, 孟子 之少也,嬉游为墓间之事,踊跃筑埋。 孟母 曰:‘此非吾所以居处子。’乃去,舍市傍。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。 孟母 又曰:‘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。’復徙舍学宫之傍,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。 孟母 曰:‘真可以居吾子矣。’遂居之。”此为 孟母 三迁择邻事,后世所云“择邻”多本此。 三国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赋》:“嘉 班妾 之辞輦,伟 孟母 之择邻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》诗:“每因暂出犹思伴,岂得安居不择邻?” 宋 苏轼 《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赋一篇示志举》诗:“自言总角岁,慈母为择邻。”参见“ 三迁 ”。
(1).不学习;不求学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不学《诗》,无以言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诚知不学之弊,硕儒之贵。” 宋 曾巩 《宜黄县县学记》:“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,又承衰弊之后,而治不教之民,呜呼!仁政之所以不行,贼盗刑罚之所以积,其不以此也歟?”
(2).谓没有学问。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二》:“又以《文选》 李善 注在五臣后,其疏浅不学,几於 王侍书 题阁帖矣!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兄弟以不学之资,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。”
王应麟名句,三字经·全文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