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城东桃李花,飞来飞去落谁家?洛阳女儿惜颜色,坐见落花长叹息。
今年花落颜色改,明年花开复谁在?已见松柏摧为薪,更闻桑田变成海。
古人无复洛城东,今人还对落花风。
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
寄言全盛红颜子,应怜关死白头翁。
此翁白头真可怜,伊昔红颜美少年。
公子王孙芳树下,清歌妙舞落花前。
光禄池台开锦绣,将军楼阁画神仙。
一朝卧病无相识,三春行乐在谁边?宛转蛾眉能几时,须臾鹤发知如丝。
但看古来歌舞地,唯有黄昏鸟雀悲!
(1).犹寄语、带信。《楚辞·九章·思美人》:“愿寄言於浮云兮,遇 丰隆 而不将。” 唐 元稹 《遣兴》诗之五:“寄言抱志士,日月东西跳。” 明 袁宏道 《祝雨》诗:“寄言行雨儿,莫下山头去。”
(2).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序:“是故復之不足,则吟咏以肆志,吟咏之不足,则寄言以广意。”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,歷载将百,虽缀响联辞,波属云委,莫不寄言上德,託意玄珠,遒丽之辞,无闻焉耳。”
(1).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。 唐 杜甫 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》诗:“忆子初尉 永嘉 去,红颜白面花映肉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四:“此去东山又北山,镜中强半尚红颜。”
(2).指少年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共矜红颜日,俱忘白髮年。” 唐 李白 《赠孟浩然》诗:“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客至当饮酒》诗之二:“自从红颜时,照我至白首。”
(3).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。 汉 傅毅 《舞赋》:“貌嫽妙以妖蛊兮,红颜曄其扬华。” 南朝 陈 徐陵 《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》:“倡人歌吹罢,对镜览红颜。”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讯玉》:“青眼难逢,红颜易改。”
(4).指美女。 明 王世贞 《客谈庚戌事》诗:“红颜宛转马蹄间,玉筯双垂别 汉 关。” 清 吴伟业 《圆圆曲》:“慟哭六军俱縞素,衝冠一怒为红颜。”
刘希夷名句,代悲白头翁 / 白头吟 / 有所思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