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藤朱藤,温如红玉,直如朱绳。
自我得尔以为杖,大有裨于股肱。
前年左选,东南万里。
交游别我于国门,亲友送我于浐水。
登高山兮车倒轮摧,渡汉水兮马跙蹄开。
中途不进,部曲多回。
唯此朱藤,实随我来。
瘴疠之乡,无人之地。
扶卫衰病,驱诃魑魅。
吾独一身,赖尔为二。
或水或陆,自北徂南。
泥黏雪滑,足力不堪。
吾本两足,得尔为三。
紫霄峰头,黄石岩下。
松门石磴,不通舆马。
吾与尔披云拨水,环山绕野。
二年蹋遍匡庐间,未尝一步而相舍。
虽有佳子弟、良友朋,扶危助蹇,不如朱藤。
嗟乎,穷既若是,通复何如,吾不以常杖待尔,尔勿以常人望吾。
朱藤朱藤,吾虽青云之上、黄泥之下,誓不弃尔于斯须。
(1).谓以松为门;前植松树的屋门。 唐 王勃 《游梵宇三觉寺》诗:“萝幌栖禪影,松门听梵音。” 宋 陆游 《书怀绝句》之一:“老僧晓出松门去,手挈军持取涧泉。” 清 黄鷟来 《秋日雨晴》诗:“松门落叶深,竹径寒香静。”
(2).指 松门山 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入彭蠡湖口》诗:“攀崖照石镜,牵叶入 松门 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江西南昌府一》:“ 松门山 在 新建县 北二百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:‘其山多松,北临 大江 及 彭蠡湖 。山有石镜,光明照人。’”
(3).指 松门峡 。 唐 杜甫 《返照》诗:“荻岸如秋水, 松门 似画图。” 仇兆鳌 注:“《十道志》:‘ 松门峡 ,在 夔州 。’”
石级;石台阶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开善寺法会》诗:“牵萝下石磴,攀桂陟松梁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约有十数里,方得石磴,磴有百来级,级尽方是平地。” 清 钱谦益 《香山寺》诗:“云从石磴中间出,月向香臺下界生。”《收穫》1984年第3期:“有的地方石磴足有二尺高,可磴面儿只有二寸来宽,大腿高高地提上去,脚板贴紧石磴横过来,咬着牙关彆足气,才能升上一磴。”
(1).阻塞;不通达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东道之不通,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。”《楚辞·九辩》:“閔奇思之不通兮,将去君而高翔。”
(2).不相往来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近且婚媾不通,兄弟乖絶。”
(3).不共同使用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外内不共井,不共湢浴,不通寝席,不通乞假,男女不通衣裳。”
(4).不明白;不了解。《汉书·哀帝纪》:“皇天降非材之佑,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,朕之不德,曷敢不通!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为郑冲劝晋王笺》:“ 冲 等不通大体,敢以陈闻。” 王愿坚 《普通劳动者》:“说着,他动了真气,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,一翻身躺下去。”
(5).谓学识浅陋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别通》:“夫通人犹富人,不通者犹贫人也。俱以七尺为形,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,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。”
(6).谓文理悖谬不顺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音辞》:“是为一论物体,一就人情,殊不通矣。”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科第·鼎甲》:“邑宰见其文,以为不通,贴文於照墙,不取。”
亦作“轝马”。车马。《逸周书·文传》:“大夫无兼年之食,遇天饥,臣妾舆马,非其有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节丧》:“夫玩好货宝,钟鼎壶滥,轝马衣被戈剑,不可胜其数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效阮公诗》之十一:“朝生舆马间,夕死衢路滨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馀韵》:“迎神来,送神去,舆马风驰。”
白居易名句,三谣朱藤谣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