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舌鸣高树,弄音无常则。
借问声何烦,末俗不尚默。
第一百零七卷
鸟名。善鸣,其声多变化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人有多言者,犹百舌之声。” 高诱 注:“百舌,鸟名,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,故曰百舌也。以喻人虽多言无益於事也。” 唐 陆翚 《送胡八弟》诗:“孤帆影入江烟尽,百舌声流浦树新。” 宋 苏轼 《安国寺寻春》诗:“卧闻百舌呼春风,起寻花柳村村同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桃源忆故人·重游惠山寄畅园怀秦对岩检讨》词:“莫听 楚 天百舌,千里同明月。”参见“ 百舌鸟 ”。
自鸣清高。 清 袁枚 《答两江制府尹公书》:“ 枚 已申明情节,由 江宁 转报,此实乌鸟私情,退而求息,并非膏肓泉石,借此鸣高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三:“﹝ 陈亦韩 ﹞归里后,著书设教,垂三十年。大臣以经学荐,特旨赏国子监司业衔。先生天爵自重,原非借此鸣高,而望实交孚,必不终听其湮没,营营者可以悟已!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上海的少女》:“不但是《西游记》里的魔王,chi{1|1}人的时候必须童男和童女而已,在人类中的富户豪家,也一向以童女为侍奉,纵欲,鸣高,寻仙,采补的材料。”
指禽鸟宛转鸣叫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赠兄秀才入军》诗之十二:“咬咬黄鸟,顾畴弄音。” 晋 潘岳 《秋菊赋》:“游女望荣而巧笑,鵷雏遥集而弄音。” 清 周凯 《种桑十二咏·种葚》:“鸣鳩亦解意,拂羽好弄音。”
(1).一定的规律。 汉 贾谊 《鵩鸟赋》:“合散消息兮,安有常则?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动无常则,若危若安。”
(2).犹言正,正是。 元 无名氏 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常则待鷄鸣宫禁啟,簇捧着龙绕圣颜开。” 元 无名氏 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常则要守法奉公理庶民,屏邪除佞进忠良。”
郑愔名句,百舌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