蒹葭被洲渚,凫鹜方容与。
但闻歌竹枝,不见题鹦鹉。
(1).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,因喻微贱。亦常用作谦词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吾出蒹葭之中,入夫子之门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攀由鸿鵠,倚是蒹葭。” 清 李渔 《意中缘·悟诈》:“我虽是蒹葭,现开著玉树花,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。”参见“ 蒹葭玉树 ”。
(2).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,后以“蒹葭”泛指思念异地友人。 胡惠生 《题亚子分湖归隐图》诗:“无限蒹葭意,殷勤对此图。”
水中小块陆地。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岛屿緜邈,洲渚冯隆。” 唐 杜甫 《暮春》诗:“暮春鸳鷺立洲渚,挟子飜飞还一丛。” 阿英 《明朝的笑话》一:“如今那有闲洲渚,寄语沙鸥莫浪眠。”
鸭子。《尔雅·释鸟》:“舒鳧鶩。” 郭璞 注:“鸭也。”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:“野曰鳧,家曰鶩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六十引 汉 李尤 《弹铭》:“丸弹之利,以弋鳧鶩。”
贺铸名句,变竹枝词九首之九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