骤马加鞭上酒楼,何如坐地看杨州。
是非长短俱裁了,鼠窃终难似狗偷。
(1).像鼠一样偷窃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答佞》:“穿凿垣墻,貍步鼠窃,莫知谓谁。”
(2).指窃贼。 清 刘大櫆 《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》:“ 黟 无大猾巨盗,而委巷阡陌,穿窬鼠窃,累年不获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许寿裳》:“但鼠窃则已于不知何时惠临,取去妇孺衣被及厨下什物二十余事。”
(3).指小规模的叛乱或小范围的割据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萧骠骑上顿表》:“况乃逆徒阻兵,器掩西服,虽蚁众鼠窃,势必褫散。” 宋 曾巩 《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》:“至於 廖恩 之鼠窃,而能稽诛於时月者,盖由追讨之兵不足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佔毕二》:“ 五代 诸主,鼠窃之餘,气象施为,又 齐 、 梁 、 陈 氏下矣。”
犹狗盗。 汉 李尤 《函谷关赋》:“ 文 驰 齐 而惧追,譎鷄鸣於狗偷。” 宋 王炎 《舟行过白石》诗:“村落有狗偷,耄倪且狼顾。” 梁启超 《论正统》:“当其无圣神也,则无论为乱臣、为贼子、为大盗、为狗偷、为仇讎、为夷狄,而必取一人一姓焉,偶像而尸祝之,曰:此圣神也。”
释师范名句,颂古四十四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