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共从师长五年,暮龄彼此各华颠。
我辞台斗先还笏,君望蓬莱忽引船。
差胜于朝于市者,相携某水某丘边。
老儒未至忘情地,便是瞿聃亦泫然。
比喻宰辅重臣。台,三台星;斗,北斗。 唐 杜甫 《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》诗:“及乎 贞观 初,尚书践台斗。” 明 李东阳 《同年祭傅文穆公文》:“地极台斗,望隆冠绅。” 清 陈维崧 《庄椿岁·寿高阳李相国》词:“緑髩调羹,黑头补衮,人间台斗。”
(1). 唐高宗 将立 武则天 为后, 褚遂良 谏,帝不听。 遂良 致笏殿阶,叩头流血曰:“还陛下此笏!”事见《旧唐书·褚遂良传》。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。 唐 唐彦谦 《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》诗:“不听还笏諫,几覆缀旒祧。” 宋 陆游 《自嘲》诗:“独立未除还笏气,餘生犹待闔棺论。”
(2).致仕,辞官。 宋 刘克庄 《贺新郎·跋唐伯玉奏稿》词:“古有一言腰相印,谁教他,满篋婴鳞疏。还笏退,不回顾。” 元 姚燧 《耶律钧赠官制》:“固求还笏,难断抗章。”
刘克庄名句,挽陈常卿二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