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厌城隅僻,新成芥子庵。
负暄真化国,空想极毗岚。
日月须弥顶,风云钴鉧潭。
冬穷数九九,玄旨扣三三。
何假维摩榻,偶同弥勒龛。
氎巾方纵解,骊颔或深探。
处遁心无闷,居贫实不贪。
微尘无尽藏,安住我伽蓝。
(1).《列子·杨朱》:“昔者 宋国 有田夫,常衣緼黂,仅以过冬。暨春东作,自曝于日,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,绵纊狐貉。顾谓其妻曰:‘负日之暄,人莫知者。以献吾君,将有重赏。’”后遂以“负暄”为向君王敬献忠心的典实。 明 李东阳 《次韵体斋病起见寄》之一:“防身戒久同持律,爱国情深比负暄。” 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诏封》:“应甄録汗马勛劳,还展布负暄忠爱。”
(2).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。 唐 包佶 《近获风痺之疾题寄所怀》诗:“唯借南荣地,清晨暂负暄。” 清 陈维崧 《石州慢·冬日舟过亳村旧居有感》词:“负暄邻叟,两两私语茅簷,料他也为王孙叹。” 闻一多 《死水·你看》诗:“你看负暄的红襟在电杆梢上,酣眠的锦鸭泊在老柳根旁。”
(1).教化施行之国。 宋 苏轼 《郊祀庆成诗》:“化国安新政,孤臣反旧耕。” 明 叶子奇 《草木子·钩玄》:“化国之日舒以长,由其事简也;乱国之日短以促,由其事繁也。”
(2).谓以德教化其国。 南唐 谭峭 《化书·稚子》:“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,化天下者不知为天下所化。”
梵语Vairambhaka的译音。意为迅猛的风,狂风。 唐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一:“毗嵐……或作毗蓝婆,或作鞞嵐,或云吠蓝,或作随蓝,或言旋蓝,皆是梵之楚夏耳,此译云迅猛风也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大梁周氏金陵寿宴序》:“龙汉之火,不将为萤爝乎?金藏之水,不将为涓滴乎?毗嵐之风,不将为调刁乎?” 叶玉森 《印度故宫词》:“神牛罢吼灵狮睡,毘嵐扑地声何厉。”
李洪名句,芥庵自述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