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篇里选,三百首菁英。
玉尺新量出,金刀旧剪成。
锦江增古翠,仙掌减元精。
自此为风格,留传诸后生。
古代中央命地方选荐人才的制度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夫乡举里选,必累功劳。” 陈炽 《<盛世危言>序》:“用人则乡举而里选。”
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’” 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”后以“三百”指代《诗经》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三百之蔽,义归无邪。” 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诗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义者,莫如 杜子美 。”参见“ 三百篇 ”。
精华;精英。 五代 齐己 《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準大师诗序有寄》诗:“一千篇里选,三百首菁英。” 宋 邢昺 《<孝经注疏>序》:“採摭菁英,芟去烦乱。” 清 龚自珍 《题王子梅盗诗图》诗:“菁英贵醖酿,芜蔓宜抉剔。” 金一 《文学观》:“ 三閭 弟子,唱吟於 湘 楚 之涯,其菁英益肆於 汉 ,至 唐 之末叶而醨。”
齐己名句,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准大师诗序有寄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