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八个一个痴,其中一个最跷蹊。
五个向外能经纪,止留一个看家计。
浩浩三藏不可穷,渊深七浪景为风。
爱口特种根身立,去后先来作主翁。
不动地边方舍藏,金刚道后毕然空。
大圆镜智成无漏,普照十方尘刹中。
佛的“四智”之一。谓洞照一切的清净真智。 唐 慧能 《坛经·机缘品》:“大圆镜智性清浄,平等性智性无病。” 明 李贽 《与马历山书》:“盖人人各具有是大圆镜智,所谓我之明德是也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二六:“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,藏识转为大圆镜智矣。”亦省作“ 大圆智 ”。 唐 刘禹锡 《<毗卢遮那佛华藏世界图赞>序》:“《佛説华严经》直入妙觉,不由诸乘,非大圆智不能信解。”参阅《成唯识论》卷十。
(1).不泄露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詹事徐府君集>序》:“温树靡答,露事不詶;省中之言无漏,席下之跡不疑。”
(2).没有漏洞。 唐 白行简 《滤水罗赋》:“环之劲铁,取其坚而不朽;羃以轻纱,取其疏而无漏。”
(3).佛教语。谓涅槃、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。与“有漏”相对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答王卫军问》:“药验者疾易痊,理妙者吝可洗。洗吝岂復循环,疾痊安能起灭?则事不侔,居然已辨,但无漏之功,故资世俗之善,善心虽在五品之数,能出三界之外矣。”《百喻经·宝箧镜喻》:“禪定道品,无漏诸善,三乘道果,一切都失。” 唐 王维 《能禅师碑》:“得无漏不尽漏,度有为非无为者,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!” 赵殿成 笺注:“释氏谓道心如完器,妙理犹浄水,一切烦恼,破坏道心,迷失妙理,犹如破器,不能停浄水,讥其过失,名之曰漏。即欲漏、有漏、无明漏也。四果永尽,名曰无漏。”
佛教语。刹为梵语国土之意,尘刹谓微尘数的无量世界。 明 卓发之 《祴园嫘史》诗序:“ 石头城 清凉山 之畔,竹逕数转,别有人间……其中众花满林,可供尘刹。” 明 张居正 《答李中溪有道尊师》诗:“愿以深心奉尘刹,不於自身求利益。” 清 钱谦益 《乙未小至日宿白塔寺》诗之一:“话到报恩尘刹事,残缸炷焰吐寒芒。”
徐天锡名句,八识诗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