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鸿回北。正雪洗烧痕,千岩匀绿。鱼纵新漪,梅繁断岸,春到鉴湖一曲。满城绣帘珠幌,暖响聒天丝竹。渐向晚,放芙蕖千顷,交辉华烛。贤牧。棠阴静,康阜政成,褒诏来黄屋。玉笋光寒,紫荷香润,人道此装须趣。且出催花银漏,恣饮宝觥醽醁。向明岁,看传柑归去,腰横金粟。
亦作“ 玉笋 ”。1.笋的美称。 宋 杨万里 《初三游翟园》诗:“不羞人面对风物,奈尔玉笋金柑何?”
(2).喻英才济济。《新唐书·李宗闵传》:“俄復为中书舍人,典贡举,所取多知名士,若 唐冲 、 薛庠 、 袁都 等,世谓之玉笋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》诗:“捧詔瑶池下,辞班玉笋中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七引 王梦楼 《在西湖寄都中同年》诗:“吟诗喜得江山助,问字欣添玉笋围。”
(3).喻女子手指。 唐 韩偓 《咏手》:“腕白肤红玉笋芽,调琴抽线露尖斜。” 宋 孙惟信 《风流子》词:“记玉笋揽衣,翠囊亲赠,綉巾拭泪,金柳初攀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翠裙鸳绣金莲小,红袖鸞销玉笋长。”《说唐》第十二回:“这个飘扬翠袖,轻笼玉笋纤纤;那个摇曳湘裙,半露金莲窄窄。”
(4).喻女子小脚。 唐 杜牧 《咏袜》:“鈿尺裁量减四分,纤纤玉笋裹轻云。” 明 王磬 《清江引·蒲靴》曲:“青莲两瓣开,玉笋双尖蹻,踏青去来天气早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织女》:“隐约画帘前,三寸凌波玉笋尖。”
(5).喻秀丽耸立的山峰。 宋 杨万里 《真阳峡》诗:“夹岸对排双玉笋,此峰外面万山青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·志岩洞》:“ 桂 之千峯皆旁无延缘,悉自平地崛然特立,玉笋瑶篸,森列无际,其怪且多如此,诚当为天下第一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题金碧堂为赵银台玉峰》诗:“盘江夹浦各环抱,金莲玉笋疑飞翻。”
(6).喻莲藕。 清 朱彝尊 《七月晦日赐藕恭纪》诗之二:“分载箯舆路未赊,冰条玉笋浄无瑕。”
见“ 玉笋 ”。
古时尚书令、仆射、尚书等高官朝服外负于左肩上的紫色囊。《宋书·礼志五》:“尚书令、僕射、尚书手板头復有白笔,以紫皮裹之,名笏。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,缀之朝服外,俗呼曰紫荷。或云 汉 代以盛奏事,负荷以行,未详也。”《南齐书·舆服志》:“﹝尚书令、僕射、尚书﹞其肩上紫袷囊,名曰契囊,世呼曰紫荷。” 元 马祖常 《送华山隐之宗阳宫诗》:“香灺沉银叶,衣裾佩紫荷。”
史浩名句,喜迁莺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