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烛含辉望处遐,禁钟动后起雌鸦。
天高秘省云偏重,地迥琼林月半斜。
三古文章留大史,百年事业照东华。
时挥子墨随班马,芝检初分宰相麻。
(1).上古、中古、下古的合称。所指时限各别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《易》道深矣,人更三圣,世歷三古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《易·繫辞》曰:‘《易》之兴,其於中古乎?’然则 伏羲 为上古, 文王 为中古, 孔子 为下古。”《礼记·礼运》“始诸饮食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 伏羲 为上古, 神农 为中古, 五帝 为下古。” 元 李治 《敬斋古今黈》卷五:“前人论三古各别者,从所见者言之,故不同。然以吾身从今日观之,则洪荒太极也,不得以古今命名。大抵自 羲 、 农 至 尧 、 舜 ,为上古; 三代 之世,为中古;自 战国 至于今日以前,皆下古也。”
(2).泛指古代。《魏书·律历志上》:“三古所共行,百王不能易。” 明 杨慎 《评李杜韩柳》:“ 晏元献 公尝言……上传三古,下笼百世,横行阔视於缀述之塲者, 子厚 一人而已。”
(3).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古文、大篆、小篆。 唐 张怀瓘 《书断·神品》:“古文可为上古,大篆为中古,小篆为下古。三古谓实,草隶为华;妙极於华者 羲 、 献 ,精穷於实者 籀 、 斯 。”
(1).传说仙人 东王公 又称 东华帝君 ,省称“东华”。 唐 吴筠 《游仙》诗之四:“西龟初定籙, 东华 已校名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四八:“削灭九阴气,记上 东华 名。” 明 张居正 《应制白鹤吟》之四:“金简忽传天上字, 东华 初纪大椿年。”参见“ 东王公 ”。
(2). 明 清 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 东华门 内,因以借称中央官署。 明 袁宏道 《途中怀大兄》诗:“一自直 东华 ,先鸡每戒睡。”
(3).泛指朝廷。 清 龚自珍 《送南归者》诗:“布衣三十上书回,挥手 东华 事可哀。”
(4).见“ 东华门 ”。
刘奉世名句,入直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