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本山中人,勉强束冠带。
欠伸辄有拘,似被天工械。
谁令作此来,政为穷所卖。
规彼五斗粟,折腰何足怪。
敢希拄颊傲,宁免望尘拜。
平生浩然气,摧落甘伍哙。
兹轩粗可人,虚名供眼界。
得从黄奶游,佳处时一解。
多生作蠹鱼,复此偿书债。
虽抗尘土容,耿耿水壶在。
同僚多俊游,台阁鹓鸿辈。
胸中有云梦。
略不见芥蔕。
吏师有龚黄,民贼绝蜂虿。
而我蹑后尘,嘉谷杂稊稗。
诗坛欲寻盟,恐堕抛砖戒。
翻思石鼎句,自取侯郎败。
终期探理窟,一洗荆榛隘。
得肉姑置之,大嚼聊发快。
(1).义理的渊薮。谓富于才学。《晋书·张凭传》:“帝召与语,叹曰:‘ 张凭 勃窣为理窟。’” 唐 陆龟蒙 《麈尾赋》:“理窟未穷,词源渐吐。”
(2).指义理的奥秘。 元 侯克中 《挽姚左辖雪斋》诗:“深探理窟得心传,洞彻先天与后天。” 清 黄宗羲 《徵君沉耕岩墓志铭》:“为文深入理窟而出之清真。”
(1).亦作“ 荆蓁 ”。泛指丛生灌木,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归思赋》:“城邑寂以空虚,草木秽而荆榛。”一本作“ 荆蓁 ”。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一:“王风委蔓草,战国多荆榛。” 金 元好问 《续小娘歌》之七:“伤心此日河平路,千里荆榛不见人。” 清 吴伟业 《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》诗:“三江风月尊前醉,一郡荆榛笛里声。”
(2).谓没入荒野,指逝世。 明 周履靖 《锦笺记·闻讣》:“闺中何意,半道荆蓁,情隔云泥。”
(3).比喻艰危,困难。《旧唐书·宦官传·杨复恭》:“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。” 元 许谦 《冯公岭》诗:“胸中芥蒂未尽去,须信坦道多荆榛。”
(4).比喻恶人。 元 麻革 《过陕》诗:“豺狼满地荆榛合,目断 中条 是故丘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未许其冠带春秋,遂至夫荆榛天地。” 清 厉鹗 《东城杂记·陈御史元倩》:“手披荆榛,身御魑魅。” 周实 《民立报出版日祝赋》诗:“重重草木羞依附,莽莽荆榛待剪除。”
(5).芥蒂;不快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射策》:“笑谭之顷,便起荆榛。”
陈棣名句,栖轩偶成呈同僚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