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不落与不昧,尽作野狐涎唾腥。
拾取娘生穷相口,拶开云路吸雷霆。
(1).不掉下;不坠入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 梁朝 全盛之时,贵游子弟多无学术。谚云:‘上车不落则著作,体中何如则祕书。’”《四游记·华光皈依佛道》:“布施轮迴簿上,曾註汝父母生当受苦果,今日得汝皈依佛菩萨,该同往西方,不落轮迴之路。”
(2).不脱落。 唐 无名氏 《斑竹》诗:“殷痕苦雨洗不落,犹带 湘娥 泪血腥。”
(3).不须,不用。 清 薛雪 《一瓢诗话》:“ 杜少陵 诗,止可读,不可解。何也?……余谓:读之既熟,思之既久,神将通之,不落言詮,自明妙理。” 钱锺书 《围城》五:“她靠掌柜坐着,算得不落言诠的好广告。”
(4).酒器名,即凿落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器具》:“ 白乐天 《送春》诗云:‘银花不落从君劝,’不落,酒器也。”
(1).不忘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佩之令之不昧。” 孔晁 注:“不昧,不忘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催宗文树鸡栅》诗:“不昧风雨晨,乱离减忧慼。” 宋 曾巩 《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》:“尚其不昧,服此茂恩。”
(2).不晦暗,明亮。《老子》:“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”
(3).不损坏;不湮灭。 南朝 宋 谢惠连 《雪赋》:“玄阴凝,不昧其洁。” 唐 杜甫 《迴棹》诗:“吾家碑不昧, 王氏 井依然。” 冰心 《<寄小读者>四版自序》:“感谢上帝,在我最初一灵不昧的入世之日,已予我以心灵永久的皈依和寄托。”
据 宋 曾敏行 《独醒杂志》卷七载:“ 捷 能使人随所思想,一一有见,人故惑之。大抵皆南法,以野狐涎与人食而如此。其法:以肉置小口罌中,埋之野外,狐见而欲食,喙不得入,馋涎流堕罌内,渍入肉中。乃取其肉,曝为脯末,而置人饮食间。”因以“野狐涎”指迷惑人的话。 后蜀 何光远 《鉴戒录·旌论衡》:“説法谩称狮子吼,魅人多是野狐涎。” 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癆病损的身躯难过遣,可怎生添上喘,央及杀粉骷髏也吐不出野狐涎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醉太平》曲:“野狐涎笑口,蜜蜂尾甜头,人生何苦鬭机谋,得抽身便抽。”
释端裕名句,颂古十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