陡觉同云翳四山,卷帘聊复望江千。
举头喜见迎春雪,抱膝从教彻地寒。
预卜丰穰知岁乐,潜消瘴疠想民安。
一樽正欲同清赏,咫尺胡为会合难。
暗中消除。 唐 元稹 《崔弘礼郑州刺史制》:“ 春秋 时 郑 多良士,是以师子 大叔 之政,而羣盗之气潜消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南革之乱……至庚戌,辰戌一冲而爆发,然其兴也渐进,其灭也潜消,南方之强也。” 志达 《保满与排满》:“在 满 人而言 满 汉 平等,不过以此説笼络 汉 民,以潜消其革命。”
亦作“ 瘴厉 ”。1.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。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。《北史·柳述传》:“ 述 在 龙川 数年,復徙 寧越 ,遇瘴癘死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元世祖至元十七年》:“未几,瘴癘疾作,帝命尚医诊视,遣近臣临议用药。” 清 钱谦益 《继妻江氏》:“哀矣流人……六年瘴癘,初何意于生还。” 苏曼殊 《绛纱记》:“相传山神下降,祭之终年可免瘴癘。”
(2).指瘴气。 唐 杜甫 《闷》诗:“瘴癘浮三 蜀 ,风云暗百蛮。” 元 无名氏 《碧桃花》第二折:“他到任月餘,躭着疾病,多应是少年的人,不禁瘴厉侵染之故。” 明 徐渭 《梅赋》:“风颷撼之而不动,瘴癘攻之而罔颠。” 吴组缃 《一千八百担》:“久旱的泥土上从垃圾堆里、野草丛里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闷热的瘴疠气味,不住地向 柏堂 的鼻子管里吹扑。”
吴芾名句,和鲁漕途中喜雪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