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诗词名句 - 拍手僛僛舞,忘形踏踏歌

拍手僛僛舞,忘形踏踏歌

出自宋代白玉蟾《旴江舟中联句》:

倏忽僧千兔,寻常涸百蠡。
眼光摩日月,足迹遍山河。
赤壁聊化鹤,黄庭浪换鹅。
秋声归欸乃,云影映婆娑。
夜后调焦尾,风前舞太阿。
待藏班婕扇,千篇在切磋。
酒徒从狎至,诗客听相过。
辍我芒不借,就伊金叵罗。
峰巅餐地秀,霞外挹天和。
拍手僛僛舞,忘形踏踏歌
力辞金殿客,高应玉皇科。
八桂招六逸,九疑衣两娥。
清漪驯绿鸭,列阜拊眠驼。
逸韵应无敌,清名到不毛。
樵仙分我席,力士汙吾靴。
风沈腰何束,霜潘鬓谩皤。
怀丹医病鹤,寻饵钓神鳌。
为问六国印,何如一渔蓑。
清飚茶腋爽,韶景醉颜酡。
且噉藕如臂,从教晷似梭。
推蓬延月桂,引襋翫烟萝。
君已人登泰,辞皆水导嶓。
蘂官清缥缈,云阙郁嵳峩。
未到桑田变,疑将铜狄摩。
谁知天不管,敢谓世无魔。
觞政驩无忤,骚坛今太苛。
玄谭时脍炙,杰句肆吟哦。
大道真溟滓,浮生但刹那。
玉天还有诏,应是典风骚。

查看所有白玉蟾诗词作品

注释参考

拍手

[clap one's hands] 双手相拍或鼓掌

孩子们边跳舞边拍手

详细解释

两手相拍。多用以表示欢迎、感谢或赞成等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四引 汉 杨孚 《异物志》:“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,毛皆有班文采。捕得畜之,拍手则舞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十五:“拍手摧花舞,搘颐听鸟歌。” 宋 苏轼 《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》诗:“儿童拍手笑何事,笑人空腹谈经义。” 元 陆蕙奴 《舟中漫成》诗:“弹后月明人拍手,不知元是断肠声。” 巴金 《死去的太阳》:“穿着短衫的工人们在学校里出现的时候,人行道上的学生便一齐拍手高呼‘工人万岁!’”

僛僛

醉舞欹斜貌。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宾既醉止,载号载呶。乱我籩豆,屡舞僛僛。” 毛 传:“僛僛,舞不能自正也。”后用以形容轻盈摇曳状。 宋 王安石 《春雨》诗之一:“城云如梦柳僛僛,野水横来强满地。” 宋 姜夔 《鹧鸪天·十六夜出》词:“輦路珠帘两行垂,千枝银烛舞僛僛。” 康有为 《上元夕观灯》诗:“漫漫紫露移舞队,僛僛红烛拥飞仙。”

忘形

[be beside oneself;have one's head turned;do not control oneself] 忘掉言行的分寸

得意忘形

详细解释

(1).指超然物外,忘了自己的形体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故养志者忘形,养形者忘利,致道者忘心矣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对酒》诗:“何用巖栖隐姓名,一壶春酎可忘形。” 宋 秦观 《满庭芳》词:“时时,横短笛,清风皓月,相与忘形。” 清 潘陆 《同朱士叶北固山用唐人韵》:“高人住巖壑,永日与忘形。 江 爱秋涛壮,山怜宿雨青。”

(2).形容过度高兴而失去常态。 汉 蔡邕 《琴赋》:“於是歌人恍惚以失曲,舞者乱节以忘形。” 陈残云 《山谷风烟》第十四章:“ 朱细芳 忘形地扑向 周祺 ,好像 周祺 就是她日夜想念、而又杳无音信的亲哥哥。”

(3).谓朋友相处不拘形迹。 唐 白居易 《效陶潜体诗》之七:“我有忘形友,迢迢 李 与 元 。” 元 刘致 《折桂令·闲居自适》曲:“与农父忘形尔汝,醉归来不记谁扶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必是先有了这个心,才有古往今来那无数忠臣烈士文死諫武死战……才有 汉光武 、 严子陵 的忘形。” 丁玲 《一九三○年春上海》之一:“他们从前是多么忘形的亲热过。”

踏踏歌

传说为八仙之一的 蓝采和 行乞于市所唱的歌。 南唐 沉汾 《续仙传·踏踏歌》:“﹝ 蓝彩和 ﹞丐于市,歌曰《踏踏歌》。” 元 无名氏 《蓝采和》第二折:“师父教我唱的是青天歌,舞的是《踏踏歌》。”

白玉蟾名句,旴江舟中联句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应用推荐
诗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