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僧传示灭,高迹更难寻。
故国房空在,新坟草已深。
云泉违旧约,风月罢论心。
默坐看遗偈,西窗月又沈。
(1).留传示知;传达告知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汝曹生於戎马之閒,视听之所不晓,故聊记録,以传示子孙。” 唐 韩愈 《咏雪赠张籍》诗:“莫烦相属和,传示及孩提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拐儿脱骗》:“传示俺家里,俺早晚回来,教都放心,不须烦恼也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明代诸家拟<易>之书》:“﹝ 翔凤 ﹞以稾授某宗伯,不识果传示否。”
(2).口信;书信。 元 贯云石 《清江引·惜别》曲:“若还与他相见时,道个真传示,不是不修书,不是无才思,绕 清江 买不得天样纸。” 元 乔吉 《小桃红·楚仪来因戏赠之》曲:“许多时,口儿里不道箇胡伦字,殷懃谢伊,虽无传示,来探了两遭儿。”
亦作“高蹟”。1.高尚的德行。 汉 傅毅 《七激》:“达 羲 农 之妙旨,照 虞 夏 之典坟,遵 孔氏 之宪则,投 颜 閔 之高迹。”
(2).指超世俗的人。 唐 李频 《过四皓庙》诗:“东西南北人,高跡自相亲。” 明 申涵光 《怀太原傅青主》诗:“幸将卷帙传高迹,日向晴窗展画看。”
见“ 高跡 ”。
释智圆名句,悼广钧师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