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夏百物滋,动植一时好。
麋鹿乐深林,虫蛇喜丰草。
。
翔禽爱密叶,游鳞悦新藻。
天和遗漏处,而我独枯槁。
。
一身在天末,骨肉皆远道。
旧国无来人,寇戎尘浩浩。
。
沉忧竟何益,只自劳怀抱。
不如放身心,冥然任天造。
。
浔阳多美酒,可使杯不燥。
湓鱼贱如泥,烹炙无昏早。
。
朝饭山下寺,暮醉湖中岛。
何必归故乡,兹焉可终老。
(1).谓自然和顺之理;天地之和气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故敬之而不喜,侮之而不怒者,唯同乎天和者为然。”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若正汝形,一汝视,天和将至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汝形容端雅,勿为邪僻,视听纯一,勿多取境自,然和理归至汝身。”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含哺而游,鼓腹而熙,交被天和,食于地德。” 唐 孟郊 《蜘蛛讽》诗:“万类皆有性,各各禀天和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且父母在家,思想女儿,不能一见,倘因此成疾,亦大伤天和之事。”
(2).谓人体之元气。《文子·下德》:“目悦五色,口肥滋味,耳淫五声,七窍交争,以害一性,日引邪欲,竭其天和,身且不能治,奈治天下何!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道意》:“精灵困於烦扰,荣卫消於役用。煎熬形气,刻削天和。” 宋 苏轼 《和寄天选长官》诗:“虚怀养天和,肯徇奔走闹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一百回:“ 李靖 等慰之曰:‘陛下当善保天和,则臣等不胜庆幸。’” 清 顾炎武 《寄子严》诗:“不幸丧厥明,犹能保天和。”
(3).天气和暖。 明 何景明 《立春日作》诗之二:“鸟鸣知天曙,冰泮知天和。”
白居易名句,首夏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