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喜亡悲,虚劳尘世,许年多少倾危。
是非成败,荣辱两亏衰。
富足於身大患,贫穷又、遣我寒饥。
急如个,不来不去,父母未生时。
虚无中有象,神风显焕,物炫星晕。
同天澄瑞,同地地幽微。
至道包盈法界,归元首、永劫无疑。
离生灭,不增不灭,常与太虚齐。
(1).指最好的学说、道德或政治制度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虽有嘉肴,弗食,不知其旨也;虽有至道,弗学,不知其善也。”《礼记·表记》:“道有至,义有考。至道以王,义道以霸,考道以为无失。” 郑玄 注:“此读当言‘道有至,有义,有考’,字脱一有耳。”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:“至道,即仁也。至道浑而无迹,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。” 晋 陆机 《演连珠》之六:“是以至道之行,万类取足於世;大化既洽,百姓无匱於心。”
(2).最高的原则、准则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以从俗为善,以货财为寳,以养生为己至道,是民德也。”
(3).佛、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来!吾语女至道。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” 汉 牟融 《理惑论》:“﹝ 老子 ﹞曰:‘用其光,復其明,无遗身殃。’此道生死之所趣,吉凶之所住。至道之要,实贵寂寞,佛家岂好言乎!” 唐 陈鸿 《东城老父传》:“读释氏经,亦能了其深义至道,以善心化市井人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司命府丞》:“及见 海蟾 曰:‘汝以夙契得遇我。’命长跪传至道。”
佛教语。梵语意译。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。《华严经·十通品》:“入於真法界,实亦无所入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》:“一念故应周法界,万神元不隔明庭。” 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论》:“夫此圆成实自性云者,或称真如,或称法界,或称涅槃。”
佛教语。谓永无穷尽之时。《无量寿经上》:“所修佛国,开廊广大,超胜独妙,建立常然,无衰无变,於不可思议,兆载永劫……以da{1~1}庄严,具足诸行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净业赋》:“永劫扬其美名,万代流於清风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证果》:“看金绳宝筏相拈,何须虑永劫沉身不可捞。” 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论》:“而永劫之来,不知其始,其去也,不知其终,人之寿量比于永劫,又巧歷者所不能计也。”
侯善渊名句,满庭芳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