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昔为钱塘倅,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。
即去五年,复为湖州,与高邮秦太虚、杭僧参寥同至,览唐处士王武陵、窦群、朱宿所赋诗,爱其语清简,萧然有出尘之姿,追用其韵,各赋三首。
梦里五年过,觉来双鬓苍。
还将尘土足,一步漪澜堂。
俯窥松桂影,仰见鸿鹤翔。
炯然肝肺间,已作冰玉光。
虚明中有色,清净自生香。
还从世俗去,永与世俗忘。
薄云不遮山,疏雨不湿人。
萧萧松径滑,策策芒鞋新。
嘉我二三子,皎然无缁磷。
胜游岂殊昔,清句仍绝尘。
吊古泣旧史,疾谗歌小旻。
哀哉扶风子,难与巢许邻。
敲火发山泉,烹茶避林樾。
明窗倾紫盏,色味两奇绝。
吾生眠食耳,一饱万想灭。
颇笑玉川子,饥弄三百月。
岂如山中人,睡起山花发。
一瓯谁与共,门外无来辙。
唐 诗人 卢仝 的号。《新唐书·卢仝传》:“ 仝 自号 玉川子 ,尝为《月蚀诗》以讥切 元和 逆党。” 唐 卢仝 《走笔谢孟谏议新茶》诗:“ 蓬莱山 ,在何处? 玉川子 ,乘此清风欲归去。” 宋 苏轼 《游惠山》诗:“颇笑 玉川子 ,飢弄三百月。” 卢仝 性喜茶,故亦指嗜茶者。 宋 杨万里 《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》诗:“故人分送玉川子,春风来自 玉皇 家。”参见“ 玉川 ”。
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’” 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”后以“三百”指代《诗经》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三百之蔽,义归无邪。” 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诗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义者,莫如 杜子美 。”参见“ 三百篇 ”。
苏轼名句,游惠山(并叙)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