诏赴天长,敕修堂宇,道弘一布归真。
我师玄化,谭马并加恩。
七朵金莲显异,清朝喜、优渥惟新。
重宣至,车乘驷马,祝谢圣明君。
皆成诸法会,亲王宰职,里外忠臣。
遇太平真乐,道德洪因。
更望参玄众友,遵三教、千古同欣。
齐回向,吾皇万寿,永永御枫宸。
(1).谓官员每月十五日参朝。《通典·礼三十》:“ 神龙 元年四月十四日,初令文武官五品以上,每朔、望参日陞殿食。”
(2). 宋 代对六参的称谓。 宋 赵昇 《朝野类要·班朝》:“六参,又名望参,谓一五日之常礼也。在京大小职事及不釐务官,趁赴望参,不得连三次请假。”参见“ 六参 ”。
(1). 汉 儒谓 夏 尚忠, 殷 尚敬, 周 尚文,称为“三教”。 汉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三教》:“王者设三教者何…… 夏 人之王教以忠,其失野,救野之失莫如敬; 殷 人之王教以敬,其失鬼,救鬼之失莫如文; 周 人之王教以文,其失薄,救薄之失莫如忠。”
(2).指儒家的施教内容,包括六德、六行、六艺、合称“三德”。 汉 徐干 《中论·治学》:“先王立教官,掌教国子。教以六德,曰智、仁、圣、义、中、和。教以六行,曰孝、友、睦、姻、任、恤。教以六艺,曰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三教备,而人道毕矣。”
(3).佛教传入我国后,称儒、道、释为“三教”。《北史·周本纪下》:“十二月癸巳,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,帝升高座,辨释三教先后。以儒教为先,道教次之,佛教为后。” 唐 牛肃 《牛应贞》:“学穷三教,博涉多能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三教》:“上问曰:‘三教何者为贵?’对曰:‘释如黄金,道如白璧,儒如五穀。’上曰:‘若然,则儒贱邪?’对曰:‘黄金白璧,无亦何妨;五穀於世,岂可一日闕哉!’” 鲁迅 《华盖集·补白二》:“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,一到理学先生谈禅,和尚做诗的时候,‘三教同源’的机运就成熟了。”
王处一名句,满庭芳 三宣到都住持天长观,复敕修新道院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