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歊数日剧,荡涤及秋初。
病叶风吹尽,鸣蝉雨打疏。
趁凉谋社酒,乘润理园蔬。
分喜宁无处,蒲中鱍鱍鱼。
见“ 趁凉 ”。
亦作“ 趁凉 ”。亦作“趂凉”。1.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,以求凉意。 唐 白居易 《晚庭逐凉》诗:“趁凉行绕竹,引睡卧看书。” 明 唐寅 《题画》诗之二:“长夏山邨诗兴幽,趂凉多在碧泉头。”
(2).趁凉爽之时。 宋 陆游 《秋后一日风雨》诗:“趁凉谋社酒,乘润理园蔬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六回:“次日天色未明,众人起来,都要趁凉起身去。” 清 蒲松龄 《农桑经·农经·治茅》:“麦后耕之最妙。是时天热,宜早晚趁凉。”
旧时于春秋社日祭祀土神,饮酒庆贺,称所备之酒为社酒。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秋社》:“八月秋社,各以社糕、社酒相賫送贵戚。” 宋 陆游 《春社》诗:“社肉如林社酒浓,乡邻罗拜祝年丰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过席允来山居》诗:“社酒已浓茶已熟,客来长繫五湖船。”
陆游名句,秋後一日风雨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