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年重九,算都向、江北江南虚度。鸿雁来时秋最好,底用千愁万绪。九朵青山,几尖白塔,何限登临处。今朝乘兴,也和诗客凝伫。正是雨洗芙蓉,风翻野菊,霜染江枫树。一片天开图画里,留著天然佳句。收拾方来,安排未定,试问云间路。三杯才尽,笔头疑有神助。
(1).就是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 桓 曰:‘第一流復是谁?’ 刘 曰:‘正是我辈耳!’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前日分散之后,我问邻人,説是外婆家接去,想正是 冯 家了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,正是 张阿新 。”
(2).恰是。 唐 温庭筠 《杨柳枝》词之一:“正是玉人肠絶处,一渠春水赤栏桥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今朝正是箇成婚日。” 巴金 《灭亡》第十八章:“正是黄昏时候,天色渐渐阴沉起来。”
(3).确实是。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。 元 关汉卿 《单刀会》第四折:“又不比九重龙凤闕,可正是千丈虎狼穴。” 洪深 《赵阎王》第一幕:“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,正是人烟稠密,市场热闹。”
(4).确实是。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 卫先生 道:‘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!’ 随先生 道:‘正是。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,振作一番。’” 洪深 《香稻米》第二幕:“正是,我们怎么都发昏了!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。”
(5).应诺之词。犹言好的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 龙香 对媒婆道:‘老娘你先进去,我在门外张一张罢。’媒婆道:‘正是。’”
(6).旧小说、戏曲里的套语。目的在于引出诗词、熟语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正是:麦穗两歧,农人难辨。” 元 郑廷玉 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正是:亏心折尽平生福,行短天教一世贫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正是:福无双至犹难信,祸不单行果是真。”
又称野菊花。多年生草本,叶互生,秋季开花,花黄色,野生在路边荒地。花及全草均可入药,性微寒,味苦辛,功能清热解毒,主治疮疡肿毒等症。花有降低血压作用;又可配制农药。 宋 欧阳修 《笔说·辨甘菊说》:“今市人所卖菊苗,其味苦烈,迺是野菊,其实蒿艾之类,强名为菊尔。家菊性凉,野菊性热,食者宜辨之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野菊》﹝附方﹞“痈疽疔肿”引《孙氏集效方》:“用野菊花连茎捣烂,酒煎热服取汁,以渣傅之即癒。” 石三友 《金陵野史·春八鲜与野菜》:“菊花脑是菊科栽培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……药效与野菊相似。”
张之翰名句,念奴娇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