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竹养根凡几年,工人截之为长鞭,一节一目皆天然。
珠重重,星连连。
绕指柔,纯金坚。
绳不直,规不圆。
把向空中捎一声,良马有心日驰千。
(1).龙须竹。劈为篾,平细柔韧,宜作马鞭。 唐 高适 《咏马鞭》:“龙竹养根凡几年,工人截之为长鞭。” 孙钦善 校注:“龙竹,即龙鬚竹。 李衎 《竹谱详録》卷五‘龙鬚竹’云:‘生 两浙 山谷间,与猫头竹无异,根下节不甚密,析为篾,平细柔靱。’”
(2). 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壶公》:“ 房 ( 费长房 )忧不得到家,公( 壶公 )以一竹杖与之曰:‘但骑此得到家耳。’ 房 骑竹杖辞去,忽如睡,已到家……所骑竹杖,弃 葛陂 中,视之乃青龙耳。”后因以“龙竹”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。 唐 王绩 《游仙》诗之四:“鸭桃闻已种,龙竹未经骑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李太白真赞》:“龙竹自携,乌纱不整,异貌无匹,华姿若生。” 明 汤显祖 《紫箫记·出山》:“金碧葱蘢 王母祠 ,笑骑龙竹弄参差。”
共计多少。 宋 刘克庄 《水龙吟·寿赵癯斋》词:“闻自垂车日,都门外,送车凡几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然数百年来,相遇如君者,不知凡几。” 清 黄钧宰 《金壶浪墨·沙三》:“ 虎邱 繁华甲天下,酒楼歌榭,画舫灯船,每岁破家其中者,不知凡几。” 郭沫若 《创造十年续编》六:“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,正不知凡几。”
(1).一只眼睛;独眼。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父病积年, 仲堪 衣不解带,躬学医术,究其精妙,执药挥泪,遂眇一目。”《南史·王伟传》:“ 元帝 求而视之,檄云:‘ 项羽 重瞳,尚有 乌江 之败; 湘东 一目,寧为 赤县 所归。’帝大怒。”按, 南朝 宋 刘彧 封 湘东 王,独眼。
(2).一个网眼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有鸟将来,张罗而待之,得鸟者罗之一目也。” 汉 祢衡 《鹦鹉赋》:“虽纲维之备设,终一目之所加。”
(3).一眼望去。 宋 朱熹 《题翠壁》诗:“孤亭一目尽天涯,俯瞰烟村八九家。”
高适名句,咏马鞭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