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州春老雨如丝,刺眼青秧水满陂。
树湿黄莺看更好,溪浑白鹭立多时。
寸心折尽人千里,霜鬓凋残酒一卮。
我恐前身是匡鼎,幸公不厌解颐诗。
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诸儒为之语曰:‘无説《诗》, 匡 鼎来; 匡 説《诗》,解人颐’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服虔 曰:‘鼎犹言当也,若言 匡 且来也。’ 应劭 曰:‘鼎,方也。’ 张晏 曰:‘ 匡衡 少时字 鼎 ,长乃易字 稚圭 。世所传 衡 与 贡禹 书,上言‘ 衡 敬报’,下言‘ 匡鼎 白’,知是字也。’ 服 、 应 二説是也。 贾谊 曰‘天子春秋鼎盛’,其义亦同,而 张氏 之説盖穿凿矣。假有其书,乃是后人见此传云‘ 匡 鼎来’,不晓其意,妄作 衡 书云‘鼎白’耳。字以表德,岂人之所自称乎?今有《西京杂记》者,其书浅俗,出於里巷,多有妄説,乃云 匡衡 小名 鼎 ,盖絶知者之听。”后世多从 张晏 和《西京杂记》之说,以“匡鼎”为 匡衡 。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恳諫留 匡鼎 ,诸儒引 服虔 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喜李彦深过聊城》诗:“言《诗》 匡鼎 功名薄,去国 虞翻 骨相屯。” 姚华 《论文后编·目录上》:“ 匡鼎 以説《诗》名, 许 君以《説文》著,凡此之属,不絶於史,则又流入传记矣。”
(1).不嫌;不加以排斥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食不厌精,膾不厌细。”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战阵之间,不厌诈伪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“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,虽巧而不厌其巧。”
(2).不合。《文选·班彪<王命论>》:“取舍不厌斯位,符瑞不同斯度,而苟昧权利,越次妄据,外不量力,内不知命,则必丧保家之主。”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:“厌,合也。”
(3).不满足;不饱。厌,通“ 饜 ”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众皆竞进以贪婪兮,凭不厌乎求索。”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然 回 也屡空,糟穅不厌,而卒蚤夭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富者犬马餘菽粟,骄而为邪;贫者不厌糟糠,穷而为姦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赠金溪吴仲实序》:“必学於诗、书、礼、乐、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。”
(4).不服。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诸疑狱,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,輒讞之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厌,服也。”
不魇,不做恶梦。厌,通“ 魘 ”。
李处权名句,雨止送王侍郎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