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有客南昌来,袖出数幅春风梅。
芳根不种生绡上,安得的皪霜葩开。
霜葩能开不能谢,始信笔端生造化。
细看入趣直欲攀,亦复不知梢是画。
迎风冷笑斜窥檐,披烟淡竚拖轻缣。
丰腴略带清晓雪,疎瘦半横初{1~1}夜蟾。
根栖怪石增奇绝,倒影寒溪照清洁。
斜枝兰外侣幽姿,冷蕊竹间标劲节。
超然笔法无糁尘,正欹仰俯态逼真。
几回卷轴却复展,生意不穷看转新。
只看幽韵自堪玩,莫道无香真可叹。
清香已在杳默中,暗起芬芳浮鼻观。
平生爱梅如爱贤,恨无好句模幽妍。
看君此画得天趣,妙写无声诗八篇。
吾闻古来能画者,画马胸中有全马。
君应满腹皆梅花,不尔安能笔潇洒。
想君家住西山边,万梅谷中庐数椽。
月宵携筇雪着屐,坐石瞰水窥风烟。
纫兰傲竹今几年,餐香换骨身可仙。
凝神吮墨淡一扫,不觉笔下花真传。
叹予自爱冰玉干,久藏一幅鹅溪绢。
请君为作雪中百花头上开,挂我壁间供客看。
(1).冰和玉。常用以比喻高尚贞洁的人品或其他洁净的事物。 唐 康骈 《剧谈录·洛中豪士》:“弟兄列坐,矜持儼若冰玉,肴羞每至,曾不下筯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清平乐》词:“断崖脩竹,竹里藏冰玉。” 金 蔡松年 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西山六街碧,尝忆酒旗秋。神交一笑千载,冰玉洗双眸。”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兽类·马》:“有孀妇,姿容颇美,年纔二十餘,独处一室……纔向暝,便闭门,室中不容婢女出入,人谓冰玉之操,不是过矣。”
(2).岳父和女婿的代称。“ 冰清玉润 ”的省称。 宋 苏轼 《与王定国书》:“知今日会两壻,清虚阴森,正好剧饮,坐无狂客,冰玉相对,得无少澹否?”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思忆双亲》:“喜难量,相辉冰玉,天赐这美东牀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训女》:“也须要才貌相均,年岁相当,冰玉相怜,门阀相高。念翩翩龙种,怎共那鱼虾为伴。”参见“ 冰清玉润 ”。
(1).表数量。用于布帛、纸张、图画等。《后汉书·符融传》“幅巾奋褒” 唐 李贤 注:“幅巾者,以一幅之也。”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上·南诏上》:“贵者綾锦裙襦,上施锦一幅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陶缜菜示德逢》诗:“ 陶 生画此共言好,一幅往往黄金百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○六:“只以一幅纸,截作三片。” 顾笑言 《你在想什么》十二:“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,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得多,做得少的问题,刊出了一幅漫画。”
(2).表数量。用于景物。犹一片。 宋 陆游 《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》诗:“接罗一幅烟雾薄,舴艋八尺鳧鷖轻。” 元 揭傒斯 《楚山秋晚》诗:“一幅秋光舒復卷,谁教尘土涴人衣。”
亦作“鵞溪绢”。产于 四川省 盐亭县 鹅溪 的绢帛。 唐 代为贡品, 宋 人书画尤重之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六》:“ 陵州 仁寿郡 ,本 隆山郡 , 天宝 元年更名。土贡:麩金、鹅溪绢、细葛。” 宋 周紫芝 《竹坡诗话》:“余尝戏作小诗,用 少陵 事云:‘百尺寒松老干枯, 韦郎 笔妙古今无。何如莫扫鹅溪绢,留取 天吴 紫凤图。’” 清 吴伟业 《清风使节图》诗:“愿将十丈鵞溪绢,再作青青玉笋图。”亦省称“ 鹅溪 ”。 宋 苏轼 《文与可有诗见寄次韵答之》:“为爱鹅溪白茧光,扫残鸡距紫毫芒。” 宋 黄庭坚 《题郑防画夹》诗之二:“欲写 李成 骤雨,惜无六幅鹅溪。” 清 吴伟业 《画兰曲》:“闻道罗幃怨离索,麝煤鵞绢閒常作。”
姚勉名句,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