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十三寒食日,春色遍天涯。
越溪阆苑繁华地,傍禁垣、珠翠烟霞。
红粉墙头,秋千影里,临水人家。
归来晚驻香车。
银箭透窗纱。
有时三点两点雨霁,朱门柳细风斜。
沈麝不烧金鸭冷,笼月照梨花。
传说为 越 国美女 西施 浣纱之处。 唐 李白 《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》诗:“ 西施 越溪 女,明艷光云海。” 五代 和凝 《宫词》之七一:“ 越溪 姝丽入深宫,俭素皆持 马后 风。” 元 萨都剌 《越溪曲》:“ 越溪 春水清见底,石罅银鱼摇短尾。”
(1).皇宫城墙。亦指宫中。 唐 孟球 《和主司王起》:“仙籍共知推丽藻,禁垣同得荐嘉名。” 唐 薛奇童 《楚宫词》之二:“日晚梧桐落,微寒入禁垣。” 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八:“仰计亘霄路於高阁,隔人烟於禁垣。” 清 姚鼐 《书制军六十寿序》:“其后以忠孝入侍禁垣。”
(2).指宫中官署。《旧唐书·权德舆传》:“居数岁, 岱 卒, 郢 知礼部贡举,独 德舆 直禁垣,数旬始归。”
青烟;烟霭。 唐 孟郊 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》:“碧瀨漱白石,翠烟含青蜺。” 宋 秦观 《望海潮》词:“巷入垂杨,画桥南北翠烟中。” 清 魏源 《湘江舟行》诗:“孤篷入翠烟,住久波始定。”
欧阳修名句,越溪春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