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雨初收景气新,太平阡陌乐闲身。
陂塘漫漫行秧马,门巷阴阴挂艾人。
白葛乌纱称时节,黄鸡绿酒聚比邻。
掀髯一笑吾真足,不为无锥更叹贫。
(1).白夏布。 唐 杜甫 《送段功曹归广州》诗:“ 交趾 丹砂重, 韶州 白葛轻。” 唐 谭用之 《贻费道人》诗:“谁如 南浦 傲烟霞,白葛衣轻称帽纱。” 宋 苏轼 《病中游祖塔院》诗:“紫李黄瓜村路香,乌纱白葛道衣凉。”
(2).蔓草。白兔藿的别名。 唐 曹唐 《小游仙》诗之六三:“不知谁唱归春曲,落尽溪头白葛花。” 宋 刘子翚 《有怀》诗之十:“篮舆梦想行山处,白葛花开细雨中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七·白兔藿》。
(1).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。 唐 皮日休 《夏景冲淡偶然作》诗:“祗隈蒲褥岸乌纱,味道澄怀景便斜。” 宋 王禹偁 《<李太白真赞>序》:“龙竹自携,乌纱不整;异貌无匹,华姿若生。”《平山冷燕》第一回:“喝声未絶,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,乌纱象简,趋跪丹墀。”
(2).泛指官帽。 清 洪楝园 《后南柯·辞职》:“想当年司宪护高牙,误军事褫乌纱,如炉王法便追拿。”参见“ 乌纱帽 ”。
(3).借指官位。 明 孙仁孺 《东郭记·与之大夫》:“覷了这人情笑杀,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。”参见“ 乌纱帽 ”。
(4).黑纱织物。参见“ 乌纱髻 ”。
合时。 唐 姚合 《寄王度居士》诗:“顦顇 王居士 ,颠狂不称时。”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·张文贵传上》:“耳带八珠环一对,珠花朵朵称时新。”
黄羽毛鸡。 唐 李白 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诗:“白酒新熟山中归,黄鷄啄黍秋正肥。” 宋 苏轼 《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》词:“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,休将白髮唱黄鷄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荷担赴市,行数十里,十日一见黄鷄,三日一见白豕。”
陆游名句,夏日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