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粒青松护翠苔,石门岑寂断纤埃。
水浮花片知仙路,风递鸾声认啸台。
桐井晓寒千乳敛,茗园春嫩一旗开。
驰烟未勒山亭字,可是英灵许再来。
(1).漂浮在水面的花瓣。 唐 张祜 《横吹曲辞·白鼻騧》:“摘莲抛水上,郎意在浮花。” 明 高启 《赠东庵道者》诗:“双树夹成户,一溪流绕家。扫林留送笋,汲水带浮花。”
(2).比喻虚幻的或易逝的美好事物。 宋 苏轼 《北寺悟空禅师塔》诗:“已将世界等微尘,空里浮花梦里身。” 陈衍 《元诗纪事·无名氏》:“荣华富贵等浮花,膂力难胜国爪牙。”
(3).浮在液体表面的泡沫。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戛剑生杂记》:“试烧酒法:以缸一只猛注酒于中,视其上面浮花,顷刻迸散净尽者为活酒,味佳。花浮水面不动者为死酒,味减。”
(1).登仙之路。 唐 李赤 《灵墟山》诗:“ 丁令 辞世人,拂衣向仙路。”
(2).宫禁中的道路。 唐 沉佺期 《再入道场纪事应制》诗:“行随香輦登仙路,坐近炉烟讲法筵。”
(1).鸾铃鸣声。《诗·小雅·庭燎》:“君子至止,鸞声将将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奉和同泰寺浮屠》:“轮重对月满,鐸韵拟鸞声。” 倪璠 注:“言塔上悬镜疑月,摇鐸似鸞也。” 唐 权德舆 《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》诗:“鸞声去已久,马跡空依然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八用前韵酬仲阏》:“鸞声夹道听讙呼,重覩官仪返上都。”参见“ 鸞和 ”。
(2).指笙箫声。 唐 刘禹锡 《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》诗:“鸞声窈眇管参差,清韵初调众乐随。” 唐 张仲素 《夜闻洛滨吹笙》诗:“凤管听何远,鸞声若在羣。”
即 阮公 啸台 。又名 阮籍台 。在今 河南 尉氏县 东南。 清 吴伟业 《梅村》诗:“閒窗听雨摊诗卷,独树看云上 啸臺 。” 吴翌凤 笺注:“ 东晋 江微 《陈留志》:‘ 阮嗣宗 善啸,声与琴谐, 陈留 有 阮公 啸臺 。’ 乐史 《寰宇记》:‘ 阮籍臺 在 尉氏县 东南二十步,。 籍 每追名贤携酌长啸於此。’”
胡宿名句,冲虚观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