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学今三世,儒流甫七人。
生涯无窭悴,存没几酸辛。
父干真吾责,孙枝见汝新。
提携从总丱,成长及冠巾。
幸有源流正,应先器质醇。
绪馀虽耳染,缘饰菲天真。
黄卷心怀古,青灯坐达晨。
定无钱使鬼,当见笑如神。
科目诚尚龙,朝家重选抡。
桂分清夜月,花趁曲江春。
此日云霄路,他年柱石臣。
成功期济世,私喜因荣亲。
俗薄堪长笑,才轻不自珍。
胮肛夸小枝,屑窣较微尘。
努力初濡翰,驰心谨问津。
利名卑汲汲,教诲实谆谆。
莫滥齐庭吹。
空惭越里颦。
裁诗不尽意,持付合书绅。
(1).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 梁 朝皇孙以下,总丱之年,必先入学,观其志尚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二》:“余自总丱之岁,溺志斯途,南北东西,访求餘二十载,经史子集,类次赢三万编。”
(2).借指童年。 南朝 梁武帝 《拟长安有狭邪》诗:“小息尚青綺,总丱游 南皮 。” 隋 李谔 《上隋高祖革文华书》:“于是閭里童昏,贵游总丱,未窥六甲,先製五言。”
(1).冠和巾。古代用以区别士和庶人。《释名·释首饰》:“二十成人,士冠,庶人巾。”亦泛指头巾。 唐 韩愈 《送僧澄观》诗:“向风长叹不可见,我欲收敛加冠巾。” 明 高启 《丁孝廉惠冠巾》诗:“知试山人服,冠巾远寄重。”
(2).指官职。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二引 吕映薇 《帘钩》诗:“ 严公 幕下怜才甚,三掛冠巾是也非。”
戴上帽子、头巾。意谓僧人还俗或出仕。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七:“﹝ 杭 僧 思聪 ﹞挟琴游 梁 ,日登中贵人之门,久之,遂还俗,为御前使臣。方其将冠巾也, 苏叔党 因 浙 僧入都,送之诗曰:‘试诵《北山移》,为我招琴 聪 。’诗至,已无及矣。” 明 都穆 《都公谭纂》卷上:“僧 道衍 ,俗姓 姚氏 …… 应珍 通儒家书,兼多异术。 衍 尽得其传,以才气自负,欲返冠巾。”
孙应时名句,佑侄实赴乡法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