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红送酒出江城,樯燕喃喃第二程。
风色似知攀卧意,打头未肯放舡行。
(1).风。 唐 元稹 《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》诗:“苦思正旦酬白雪,闲观风色动青旂。” 明 高启 《忆远曲》:“ 扬子津 头风色起,郎帆一开三百里。” 明 杨慎 《艺林伐山》卷二:“今按:风亦可言色。《楚辞》云:‘光风转蕙汎崇兰。’ 王逸 註云:‘雨止日出而风,草木亦有光也。’《乐府》:‘今朝风色好。’是风亦可言色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“这日将到 大姑塘 ,风色大作……只见两隻大盐船被风横扫了,抵在岸边。” 瞿秋白 《饿乡纪程》十六:“只有凄微的风色,匿黯的日影,重云摩顶,孤鹄啼枝,添绘了几许悲愁的景象。”
(2).风势,风向。 唐 韩偓 《江行》诗:“舟人偶语忧风色,行客无聊罢昼眠。” 宋 苏轼 《与秦少游书》:“约此二十五六间可登舟,并海岸行一日至 石排 ,相风色过渡,一日至 递角场 。”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一回:“看见风色顺了, 许义 引路,带了十隻船,一同进发。”
(3).泛指天气。 唐 卢照邻 《至陈仓晓晴望京邑》诗:“今朝风色好,延瞰极天庄。” 杨朔 《雪花飘在满洲》:“开船那天,风色十分阴沉。”
(4).风光,景色。 唐 温庭筠 《西洲曲》:“ 西洲 风色好,遥见 武昌 楼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长文再作复次韵》:“喜鹊门前人一笑,絶胜风色候 长干 。” 魏巍 《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》:“这就是 汉江 前线的自然风色。”
(5).形势,动静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八回:“ 权 见风色不利,收军还 东吴 。”《说唐》第二四回:“这班人来得古怪,更兼相貌兇奇,莫非有劫王槓的 陈达 、 尤金 在内,你可在此看店,待我入城叫 叔宝兄 来,看看风色,却不可泄漏。” 洪深 《五奎桥》:“ 周乡绅 (看见风色不大好,立起身对 王老爷 ):这里太阳晒,热不过,我们祠堂里去坐罢。”
(6).犹风声,消息。《古今小说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》:“ 杨知县 听得这风色慌了,躲在舱里説道:‘奶奶,如何是好?’”
(7).神色,脸色。 晋 袁宏 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忠存轨迹,义形风色。” 马烽 西戎 《吕梁英雄传》第十二回:“ 康顺风 便感到村里人这几天的风色不对。”
(1).带头;领先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肢体》:“天下多口不饶人,薄德无顾藉,措大打头,优伶次之。” 元 无名氏 《飞刀对箭》第二折:“兀那厮,十八般武艺,什么打头?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二:“他戴了一顶狗皮帽,打头迈进里屋来。”
(2).起初;开头。 宋 杨万里 《阊门外登溪船》诗:“步下新船试水初,打头揽载适逢予。”《西游补》第八回:“﹝判使﹞又稟:‘爷,前任的爷都是看历本的。’ 行者 翻开看看,只见打头就是十二月,却把正月住脚;每月中打头就是三十日或二十九日,又把初一做住脚。”
(3).从头。《红楼梦》第八一回:“你且把从前念过的书,打头儿理一遍。”
(4).顶头。谓风浪阻碍前进。 唐 李涉 《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居知言》诗:“去年腊月来 夏口 ,黑风白浪打头吼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泊长沙楚秀亭》诗:“舟行风打头,陆行泥没鞍。” 元 萨都剌 《高邮阻风》诗:“离家十日得顺水,不卸蒲帆一千里。忽然今日风打头,寸波寸水逆上流。”
(5).指当头。 清 陈维崧 《念奴娇·乙巳中秋寄广陵诸旧游》词:“爱杀打头天上月,管甚中秋七夕。”
(6).碰头。 宋 苏轼 《戏子由》诗:“ 宛丘先生 长如丘, 宛丘 学舍小如舟,常时低头诵经史,忽然欠伸屋打头。”
(7).谓抽头。 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五:“今之出钱物以主博者,名曰囊家;什一徵胜者,曰打头。”
洪咨夔名句,阻风呈赵史君三绝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