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诗词名句 -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,观文者披文以入情,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。

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,观文者披文以入情,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。

出自南北朝 刘勰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:

摘自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

解释:创作总是由内而外,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,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。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,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,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,被人所理解。

原文摘要:
一隅之解,欲拟万端之变,所谓“东向而望,不见西墙”也。凡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故圆照之象,务先博观。阅乔岳以形培塿,酌沧波以喻畎浍。无私于轻重,不偏于憎爱,然后能平理若衡,照辞如镜矣。是以将阅文情,先标六观∶一观位体,二观置辞,三观通变,四观奇正,五观事义,六观宫商。斯术既行,则优劣见矣。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,观文者披文以入情,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。世远莫见其面,觇文辄见其心。岂成篇之足深,患识照之自浅耳。夫志在山水,琴表其情,况形之笔端,理将焉匿?故心之照理,譬目之照形,目了则形无不分,心敏则理无不达。然而俗监之迷者,深废浅售,此庄周所以笑《折扬》,宋玉所以伤《白雪》也。昔屈平有言∶“文质疏内,众不知余之异采。”见异唯知音耳。扬雄自称∶“心好

查看所有刘勰诗词作品

注释参考

缀文

缀文 (zhuìwén) 联缀字句而成文章 write a composition

观文

(1).观赏文采。 唐 许敬宗 《奉和秋暮言志应制》:“凝宸閲栖亩,观文佇少微。”

(2). 宋 代观文殿学士的简称。 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 丁文简公 度 罢参知政事,为 紫宸殿 学士,即 文明殿 学士也。 文明 本有大学士,为宰相兼职,又有学士,为诸学士之首。后以‘文明’者, 真宗 謚号也,遂更曰 紫宸 。近世学士,皆以殿名为官称,如 端明 、 资政 是也。 丁 即受命,遂称曰 丁紫宸 。议者又谓 紫宸 之号非人臣之所宜称,遽更曰 观文 。”

披文

(1).加以文饰。 晋 陆机 《文赋》:“碑披文以相质,誄缠緜而悽愴。”

(2).披阅文章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言节候,则披文而见时。” 宋 杨亿 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》:“望气成龙虎,披文辩鲁鱼。” 苏曼殊 《非梦记》:“ 薇香 披文下涕,輙思自裁。”

(3).犹言提倡文学。谓开拓重文的风气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 元皇 中兴,披文建学。”

沿波讨源

谓循其流以求其源。喻深究事物之本末。语出 晋 陆机 《文赋》:“或因枝以振叶,或沿波而讨源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:“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,观文者披文以入情,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。”

成语解释沿波:顺着水流;讨源:探索源头。循着水流寻找源头。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,最后点出主题。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。沿波讨源出处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或因枝以振叶,或沿波而讨源。”

刘勰名句,文心雕龙·知音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应用推荐
诗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