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饮红裙,酒尽推不去。
呼来径山下,试与洗尘雾。
瘦马惜障泥,临流不肯渡。
独有汝南君,从我无朝暮。
肯将红尘脚,暂着白云屦。
嗟我与世人,何异笑百步。
功名一破甑,弃置何用顾。
更凭陶靖节,往问征夫路。
龙亦恋故居,百年尚来去。
至今雨雹夜,殿暗风缠雾。
而我弃乡国,大江忘北渡。
便欲此山前,筑室安迟暮。
又恐太幽独,岁晚霜入屦。
同游得李生,仄足随蹇步。
孔明不自爱,临老起三顾。
吾归便却扫,谁踏门前路。
(1).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 孟敏 字 叔达 , 鉅鹿 杨氏 人也。客居 太原 ,荷甑墯地,不顾而去。 林宗 见而问其意。对曰:‘甑以破矣,视之何益?’”后遂以“破甑”喻不值一顾的事物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 邓竟陵 免官后,赴山陵,过见大司马 桓公 。公问之曰:‘卿何以更瘦?’ 邓 曰:‘有愧於 叔达 ,不能不恨於破甑。’” 宋 辛弃疾 《玉蝴蝶·杜仲高书来戒酒用韵》词:“儂家生涯蜡屐,功名破甑,交友摶沙。” 明 叶宪祖 《碧莲绣符》第一折:“世上浮名如破甑,眼底残春似捲沙。” 清 黄遵宪 《九姓渔船曲》:“莫将破甑屡回头,且唱同舟定情曲。”
(2).谓破碎。 宁调元 《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》:“身世飘蓬眼中涕,山河破甑劫餘灰。”参见“ 甑堕 ”。
(1).为什么。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国既卒斩,何用不监?” 孔颖达 疏:“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?”《穀梁传·庄公六年》:“何用弗受也?为以王命絶之也。”
(2).凭什么;用什么。《穀梁传·僖公元年》:“是 齐侯 与? 齐侯 也。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?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骨相》:“人曰命难知。命甚易知。知之何用?用之骨体。” 唐 韩愈 《食曲河驿》诗:“杀身谅无补,何用答生成?”
(3)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、不须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 文举 舍我死,吾何用生为?” 唐 王泠然 《题河边枯柳》诗:“今日摧残何用道!数里曾无一株好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帝显德元年》:“今皆国家臣子也,何用致疑!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十七卷:“﹝ 景小姐 ﹞遂也回他一首,和其末韵云……知音已有新裁句,何用重挑焦尾琴。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奔月》:“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,留到现在,足可以吃半年,又何用天天愁饭菜?”
苏轼名句,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