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杯酒百无忧,四海风流陈太丘。
据景笔端凌鲍谢,当年门下得伊周。
那知避世嶔{上山下欹}迹,也许从公汗漫游。
闻说片帆今又举,三山无处著人愁。
(1).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朓 的并称。 唐 杜甫 《遣兴》诗之五:“赋诗何必多,往往凌 鲍 谢 。” 宋 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上:“《南史》谓 鲍照 、 谢元暉 为 鲍 谢 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何省斋太史诗序》:“ 苏 李 属和之篇, 鲍 谢 酣吟之响,若喷薄出之,而大珠小珠相错落也。”
(2).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灵运 的并称。 宋 黄庭坚 《寄陈适用》诗:“寄我五字诗,句法窥 鲍 谢 。” 史容 注:“ 明远 、 灵运 。”
(3). 唐 人 鲍防 和 谢良弼 的并称。 鲍防 为 德宗 时礼部侍郎,工诗,讥切当世,与中书舍人 谢良弼 友善,人称 鲍 谢 。参阅《唐诗纪事》四七。
(1) [a hanger-on of an aristocrat]∶门客
食客门下足矣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(2) 又如:门下有毛遂。门下二十人
(3) [disciple]∶门生;弟子
(4) [your]∶敬辞,称对方
窃为门下忧之
(5) 门庭之下 [be one's disciple]
寄食门下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比门下之客。
比门下之车客。
问门下诸客。
详细解释(1).谓在某人的门庭之下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 齐 人有 冯諼 者,贫乏不能自存,使人属 孟尝君 ,愿寄食门下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窃慕大王之义,復为门下之宾。” 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莪洲公诗》:“自袓及孙,受业门下者三世。”
(2).食客;门客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 平原君 门下闻之,半去 平原君 ,归公子。” 唐 韩愈 《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》:“宾接门下,推举人士,侍侧无虚口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“我是 杜 府太老爷累代的门下,我父子两个受太老爷多少恩惠。”
(3).门生;弟子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 公孙龙 顾谓弟子曰:‘门下故有能呼者乎?’” 胡适 《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》:“ 怀暉 也是 道一 的门下,其书今不传了。”
(4).官名。《南齐书·百官志》:“ 永元 三年, 东昏 南郊,不欲亲朝士,以主璽陪乘,前代未尝有也。侍中呼为门下。亦置令史。领官如左:给事黄门侍郎。亦管知詔令,世呼为小门下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二年》:“﹝ 王宪 ﹞领选曹事,兼掌门下。” 胡三省 注:“门下,侍中、常侍、给事黄门之职。”
(5).见“ 门下省 ”。
(6).犹阁下。对人的尊称。 宋 朱熹 《与江东陈帅书》:“不审高明何以处此? 熹 则窃为门下忧之,而未敢以为贺也。”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梁史上》:“倘得门下做个盟主,可择日便离此间,沿途杀掠回去。” 明 陈士元 《俚言解》卷一:“致书称门下,犹言阁下、殿下、麾下、节下、座下、足下之类。古之贵人殿阁门下有謁者……不敢斥言尊贵,故呼其门下足下诸人。”
(7).犹门第。 元 关汉卿 《鲁斋郎》楔子:“被论人有势权,原告人无门下。”参见“ 门第 ”。
商 伊尹 和 西周 周公旦 。两人都曾摄政,后常并称。亦指执掌朝政的大臣。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赞》:“ 周勃 为布衣时,鄙朴庸人,至登辅佐,匡国家难,诛诸 吕 ,立 孝文 ,为 汉 伊 周 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处 伊尹 、 周公 之任。” 唐 赵元一 《奉天录》卷四:“ 李公 一清宫掖,德比 伊 周 ,再殄兇渠,功超 卫 霍 。” 宋 刘炎 《迩言》:“功盖天地,忠贯日月,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,退则怡然了无愠戚之容,求之於古,其 伊 周 之亚与?” 明 许潮 《同甲会》:“坐掌台衡时已久,论功名堪并 伊 周 。” 清 李渔 《慎鸾交·造端》:“小生才凌 董贾 ,志并 伊 周 。虽生富贵之家,不染奢靡之习。”
邓肃名句,别陈少卿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