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侯称上宰,命世挺才英。
本超骐骥足,复蕴风云情。
。
摅藻掞锦绮,育德润瑶琼。
已踵四知举,非无三杰名。
。
济世同舟楫,匡政本阿衡。
雍容入青琐,肃穆侍丹楹。
。
桂宫擅鸣珮,槐路独飞缨。
高门罗虎戟,绮阁丽雕甍。
。
金樽酌湛湛,歌扇掩盈盈。
匈奴轶燕蓟,烽火照幽并。
。
天子命薄伐,受脤事专征。
七德播雄略,十万骋行兵。
。
雁行蔽虏甸,鱼贯出长城。
交河方饮马,瀚海盛扬旌。
。
拔剑倚天外,蒙犀辉日精。
弯弧穿伏石,挥戈斩大鲸。
。
鼓鼙朝作气,刁斗夜偏鸣。
六郡多壮士,三边岂足平。
。
岭云朝合阵,山月夜临营。
胡尘暗马色,芳树动笳声。
。
关云未尽散,塞雾常自生。
川长蔓草绿,峰迥杂花明。
。
小人愧王氏,雕文惭马卿。
滥此叨书记,何以谢过荣。
。
高山徒仰止,终是恨才轻。
[assist one's generation] 在金钱、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
济世之举
详细解释救世;济助世人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简髮而櫛,数米而炊,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?” 成玄英 疏:“此盖小道,何足救世。”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“性刚毅有大节,常怀济世志。” 唐 温大雅 《大唐创业起居注·起义旗至发引凡四十八日》:“帝素怀济世之略,有经纶天下之心。” 宋 陆游 《梦回》诗:“老抱忧时志,狂非济世材。” 欧阳山 《三家巷》一:“他的儿子 杨志朴 已经继承他的衣钵,行医济世,而且人缘不错,名望一天天往上长。”
(1).为政的根本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 望之 以为中书政本,宜以贤明之选。” 宋 曾巩 《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追封三代益进封妻制》:“朕稽于古以正百官,惟尚书政本。”
(2).借指尚书。《清史稿·刚果贝勒巴雅喇传》:“然内襄政本,外领师干,与 明 所谓不临民、不治事者乃絶相反。”
(1). 商 代官名。师保之官。《书·太甲上》:“惟嗣王不惠于阿衡。” 孔 传:“阿,倚;衡,平。言不顺 伊尹 之训。” 伊尹 曾任此职,故以指 伊尹 。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:“实维 阿衡 ,实左右 商王 。” 毛 传:“ 阿衡 , 伊尹 也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燕射歌辞·商调曲之一》:“ 殷汤 受命,委任于 阿衡 。” 元 柯丹丘 《荆钗记·逼嫁》:“岂不闻 商 相埋名,版筑巖前曾避世; 阿衡 遯跡,躬耕 莘野 未逢时。”
(2).引申为任国家辅弼之任,宰相之职。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“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” 刘孝标 注引 晋 徐广 《历纪》:“ 导 阿衡三世,经纶夷险,政务宽恕,事从简易,故垂遗爱之誉也。” 宋 司马光 《机权论》:“ 伊尹 躬受 汤 命,阿衡王家,故不得不放诸 桐宫 也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内阁三·阁部重轻》:“ 张江陵 以受遗当阿衡之任,宫府一体,百辟从风,相权之重,本朝罕儷。” 章炳麟 《吊伊藤博文赋》:“明本味於割烹兮,亦阿衡之故也。”
指 汉 相 匡衡 。《汉书·匡衡传》称:“无説《诗》, 匡 鼎来; 匡 説《诗》,解人颐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奉谢刘景文送团茶》诗:“收藏残月惜未碾,直待 阿衡 来説《诗》。”
陈子良名句,赞德上越国公杨素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