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事幽讨,性与山水便。
晚岁辟三径,颇喜得地偏。
远不去桑梓,近与松楸连。
青山枕其后,流水绕其前。
群山更簇簇,左右相周旋。
栋宇虽未立,气象已足观。
旁人笑我拙,空囊无一钱。
何苦欲架屋,作此烦恼缘。
我岂不自知,老去将终焉。
游居与寝卧,安可无数椽。
人生七十稀,自古尝有言。
我今五十七,髭鬓已皤然。
纵使此身健,前去能几年。
仕宦虽龃龉,亦复忝蕃宣。
向来为亲养,犹或强著鞭。
今既成永感,前事都弃捐。
傥或未死灭,誓将老林泉。
遂此卜筑志,闭门日高眠。
栽花满我屋,种竹环我园。
山上创一堂,湖中具一船。
从容与亲旧,取次中圣贤。
虽无万钟禄,虽无二顷田。
胸中富邱壑,眼界饱风烟。
自足了一世,此外休问天。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 庾仲初 作《扬都赋》,成,以呈 庾亮 。 亮 以亲族之怀,大为其名价云:‘可三《二京》,四《三都》。於此人人竞写,都下纸为之贵。’ 谢太傅 云:‘不得尔,此是屋下架屋耳。事事拟学,而不免俭狭。’”后遂以“架屋”为对专事模仿者的讥讽。 唐 黄滔 《薛推先辈》:“遂投鄙拙,上瀆精奇,佇聆架屋之讥,莫俟披沙之諭。”
吴芾名句,忧居杜门久废笔砚兹因卜筑辄有所感不免破戒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