宰邑分甸服,夙驾朝上京。
是时当暮春,休沐集友生。
抗志青云表,俱践高世名。
樽酒且欢乐,文翰亦纵横。
良游昔所希,累宴夜复明。
晨露含瑶琴,夕风殒素英。
一旦遵归路,伏轼出京城。
谁言再念别,忽若千里行。
闲閤寡喧讼,端居结幽情。
况兹昼方永,展转何由平。
(1).恍若,好像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,忽若有来而不见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於是逍遥暇豫,忽若忘归。”
(2).倘或,假使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冥迹》:“其子听之感慟,因自誓:忽若作人,当再为 顾 家子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》:“可中修善到诸天,居处生涯一切全……忽若共君生那里,寻常自在免忧煎。” 蒋礼鸿 通释:“这段文章,‘可中’和‘忽若’并用,都是‘倘或’的意思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目连缘起》:“伏愿世尊慈悲,少借威光,忽若得见慈亲,生死不辜恩德。”
韦应物名句,朝请后还邑,寄诸友生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