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诗词名句 - 弟应兄呼画不成,谁人肯向里头行

弟应兄呼画不成,谁人肯向里头行

出自宋代释师观《颂古三十三首》:

弟应兄呼画不成,谁人肯向里头行
自从家破人亡后,直至如今事转生。

查看所有释师观诗词作品

注释参考

不成

[don't you mean…] 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“难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词相呼应

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

详细解释

(1).未成年。《左传·哀公五年》:“ 齐 燕姬 生子,不成而死。” 杜预 注:“不成,未冠也。”

(2).无所成就;不成功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项籍 少时,学书不成,去学剑,又不成。” 清 严有禧 《漱华随笔·沉文昭》:“读书要有福,无福者读书不成。” 刘大白 《红色的新年》诗:“快三更啦,他们想睡,也睡不成。”

(3).不象。《南史·徐摛传》:“后主为文示 陵 ,云他人所作。 陵 嗤之曰:‘都不成辞句。’”亦指不象样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﹝ 沙三 ﹞虽有几个不成的字儿,意会得去,也便是了。”

(4).不行,不可以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今日寧可置我死地,要我诬人,断然不成的!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三幕第二景:“不成,那不成!不是这样抬法!”

(5).助词。用于句首,表示反诘。 宋 陈允平 《清平乐》词:“误了海棠时候,不成直待花残?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不成我和你受用快乐,倒教家中老父吃苦?” 清 纳兰性德 《蝶恋花》词:“若得寻春终遂约,不成长负东君诺!”

(6).助词。用于句末,表示加强反诘语气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你又不曾犯罪,难道官府来拿你的母亲去不成?”京剧《猎虎记》第五场:“猛虎已被射死,只要落在老夫后园,还怕它飞去不成?”

谁人

何人;哪一个。《吕氏春秋·贵信》:“凡人主必信。信而又信,谁人不亲?” 唐 王建 《簇蚕辞》:“已闻乡里催织作,去与谁人身上著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断了此事,自家道:‘此等锄强扶弱的事,不是我,谁人肯做?’”川剧《五台会兄》:“ 杨延德 :谨遵师命。(内马叫)师父!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,谁人的马叫?”

向里

指含而不露。 宋 朱熹 《答周纯仁》:“窃恐更须深自思省,收拾身心,渐令向里,令寧静闲退之意胜,而飞扬躁扰之气消。” 明 唐顺之 《与莫子良主事书》:“僕之驰騖於博杂也久矣,近稍知向里。自悟溺心灭质之为病,乃欲发愤而刊落之。” 明 高攀龙 《三时记》:“ 休仲 亦沉潜向里,与 卓稺成 吴子往 三人为同志之友,盖俱有拔俗之韵焉。”

头行

(1).头颈。 元 无名氏 《村乐堂》第二折:“半片席斜铺在地下,两块砖掇在头行。”

(2).指事情的开始部分。《水浒传》第一一四回:“看官只牢记关目头行,便知衷曲奥妙。”

(3).见“ 头行人 ”。

释师观名句,颂古三十三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应用推荐
诗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