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酒问梅开未开,梅花问我何时来。
嫣然一笑醒尘梦,撩我诗兴宽酒怀。
有梅无诗酒怀恶,有诗无酒羁味薄。
一觞一咏畅幽情,人生须作及时乐。
去年岭头曾相逢,花边酾酒酹师雄。
霜月三更天似水,枝头翠鸟睡正浓。
今年寒浅花较迟,一花两花时最奇。
春多烂漫无意思,此意梅花知不知。
孤山寂寞逋仙去,香影之后更无句。
几回拟作梅花骚,无力其如梅花何。
怀哉此花太人行,冰清玉洁不做时妆样。
纷纷桃李嫁春风,臭味未必与我同。
莫说和羹事,和羹事犹未。
莫羡玉堂人,玉堂人已陈。
细把心期向梅说,花开花落有时节。
臭恶之气味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饔》“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” 汉 郑玄 注:“腥臊羶香可食者,是别其不可食者,则所谓者皆臭味也。” 清 赵翼 《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》:“臭味輼輬不可亲,嗜痂偏作席间珍。”
(1).气味。 汉 仲长统 《昌言下》:“性类纯美,臭味芬香,孰有加此乎?” 宋 苏轼 《题杨次公蕙》诗:“蕙本兰之族,依然臭味同。”
(2).比喻志趣。 汉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亲昭朋徒,臭味相与,大会而葬之。” 唐 元稹 《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》:“吾兄諳性灵, 崔子 同臭味。投此挂冠词,一生还自恣。” 清 方苞 《赠潘幼石序》:“岂臭味之同,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?”
(3).比喻同类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 季武子 曰:‘谁敢哉!今譬於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’” 杜预 注:“言同类。” 唐 李百药 《房彦谦碑》:“且復留连宴赏,提携臭味,登山临水,必动咏言。” 宋 苏轼 《下财启》:“夙缘契好,获媾婚姻,顾门阀之虽微,恃臭味之不远。”
赵必象名句,古端饮问梅亭作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