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君息女小乘僧,身向西天佛律行。
三尺戒坛秋色紧,个中蝼蚁亦长生。
旧时对宰相的尊称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 仪 贫无行,必此盗相君之璧。”《后汉书·阴识传》:“初, 阴氏 世奉 管仲 之祀,谓为‘相君’。” 宋 苏舜钦 《寄富彦国》诗:“天子仄席旰未尝,相君日暮犹庙堂。”
亲生女儿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臣有息女,愿为 季 箕帚妾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息,生也。谓所生之女也。”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 魏 大司马 曹休 所统中郎将 谢璋 部曲义兵 奚儂 息女,年四岁病殁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三回:“门生有个息女,生得虽不十分怎样,却还略知大义。” 章炳麟 《訄书·序种姓上》:“使凡略於他部之妇,其息女皆从母姓,则无嫌於内娶。”
(1).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译经下·求那跋摩》:“律行从是竟,摄心缘中住。” 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 楚 僧 灵 ,律行高洁,而能为文。” 唐 法照 《送清江上人》诗:“一国诗名远,多生律行高。”
(2).谓僧徒按戒律实践。 明 李贽 《豫约·早晚钟鼓》:“然声音之道原与心通,未有平素律行僧宝而鐘鼓之音不清越而和平也。”
李琏名句,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