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来为法老尊宿,荷众曾无有倦时。
况是年来衰落甚,动为多与行相违。
应须痛念平生事,著意披襟善护持。
颗粒果能无渗漏,少林初不隔毫厘。
(1).制定法律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百姓歌之曰:‘ 萧何 为法,顜若画一; 曹参 代之,守而勿失。’”
(2).成为法则。 唐 韩愈 《进学解》:“吐辞为经,举足为法。”
亦作“ 尊夙 ”。1.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。 唐 贾岛 《送灵应上人》诗:“遍参尊宿游方久,名岳奇峰问此公。” 宋 苏轼 《书麘公诗后》诗:“寿逾两甲子,气压诸尊宿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释道·禅林诸名宿》:“ 竺乾 一时尊夙,尽在东南,最著则为 莲池 、 达观 两大宗主。” 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十八篇:“﹝ 董説 ﹞三十餘年不履城市,惟友渔樵,世推为佛门尊宿。”
(2).对前辈有重望者的敬称。 宋 苏轼 《与杨君素书》之二:“某去乡二十一年,里中尊宿零落殆尽,惟公龟鹤不老,松柏益茂,此大庆也。”
释昙华名句,偈颂六十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