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将边方背辘轳,受降城北是单于。黄河晚冻雪风急,
野火远烧山木枯。偷号甲兵冲塞色,衔枚战马踏寒芜。
蛾眉一没空留怨,青冢月明啼夜乌。
犹冰雪。 隋 江总 《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》诗:“池臺聚冻雪,栏牖噪归禽。” 唐 韦应物 《宿永阳寄璨律师》诗:“遥知郡斋夜,冻雪封松竹。”
(1) [prairie fire]∶荒山野地燃烧的火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
(2) [twitchfire]∶燃烧地里野草的火
(3) [will-o'-the wisp]∶指磷火;鬼火
详细解释(1).野外焚烧草木所放的火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於是 楚王 游於 云梦 ,结駟千乘,旌旗蔽天。野火之起若云蜺,兕虎之嗥若雷霆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吁嗟篇》:“愿为中林草,秋随野火燔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诗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 刘半农 《教我如何不想她》诗:“枯树在冷风里摇,野火在暮色中烧。”
(2).指磷火。俗称“鬼火”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羊肝化为地皋,马血之为转邻也,人血之为野火也。” 清 许缵曾 《睢阳行》:“ 禹 鼎销沉老魅骄,野火游光兆形魄。”
(3).犹言外快;便宜。《水浒传》第二九回:“﹝ 武松 ﹞问道:‘过卖,你那主人家姓甚么?’酒保答道:‘姓 蒋 。’ 武松 道:‘却如何不姓 李 ?’那妇人听了道:‘这廝那里吃醉了,来这里讨野火么?’”《说岳全传》第三八回:“﹝ 郑怀 ﹞大喝道:‘何处野贼,敢来这里讨野火吃?’”
远处的野火。 唐 王维 《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》诗:“古壁苍苔黑,寒山远烧红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奉和袭美添渔具·樵火》:“深鑪与远烧,此夜仍交光。”
(1).山中的树木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山木如市,弗加於山;鱼盐蜃蛤,弗加於海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过瞿溪山僧》诗:“钻燧断山木,掩岸墐万户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自题小草亭》诗:“土阶全垒块,山木半留皮。”
(2).古歌名。《文选·江淹<恨赋>》:“若乃 赵王 既虏,迁於房陵。” 李善 注引《淮南子》:“ 赵王 迁流 房陵 ,思故乡,作《山木》之呕,闻者莫不陨涕。” 清 钱谦益 《<梅村先生诗集>序》:“夫所谓不学而能者,《三侯》、《垓下》、《沧浪》、《山木》,如天鼓谷音,称心而衝口者是也。”参阅 清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淮南内篇二十》。
刘沧名句,边思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