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春气至,新禽各啁嘲。
岂无好唇舌,入耳何怓怓。
雊鹆最多端,能以巧自肴。
黄头亦翾给,微吭和且调。
无计颇滑熟,乌鸦与鹪鹩。
自余不知名,喧呼杂竽箫。
黑衣猥雄黠,书动固非枭。
均为乐其性,幸此风日朝。
城南六七曲,荒园绕榛茅。
我来感物变,何异在山郊。
惟闻黄鹂至,不闻叫交交。
当由恋幽谷,畏寒还避嚣。
群英盖壤内,小大一逍遥。
得气不足悦,触情遂相辽。
乘墉少年儿,挟弹欲见邀。
所规不满掬,翻令污厨庖。
鹰鹘势险薄,爪长尤善捎。
同群自伐击,此祸极无聊。
深藏务远晦,尚惧形色招。
危机布平陆,况乃纵轻漂。
悲邻复譬释,当鸣讵为妖。
但怀道傍树,信美非其巢。
平原;陆地。《孙子·行军》:“平陆处易,而右背高,前死后生,此处平陆之军也。” 晋 陶潜 《停云》诗:“八表同昏,平陆成江。” 唐 僧鸾 《苦热行》:“烛龙衔火飞天地,平陆无风海波沸。” 清 林则徐 《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》:“浑水内灌,致积泥沙,不一二年,仍如平陆。”
亦作“况乃”。亦作“况廼”。 1.恍若,好像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游赤石进帆海》诗:“周览倦瀛壖,况乃陵穷髮。” 唐 杜甫 《江边星月》诗之一:“餘光隐更漏,况乃露华凝。” 唐 元稹 《和乐天秋题曲江》:“况乃江枫夕,和君《秋兴》诗。”
(2).何况;况且;而且。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以罪犯人,必加诛罚,况乃犯天,得无咎乎?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》:“兹情已分虑,况廼协悲端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酬冲卿月晦夜有感》诗:“夜云不见天,况乃星与月。”
戴表元名句,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