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门寒沼水连云,鹭识朱衣傍主人。
地肺半边晴带雪,天街一面静无尘。
朝回座客酬琴价,衙退留僧写鹤真。
从此几迁为计相,蓬莱三刻奏东巡。
汉 张苍 善算,以列侯居相府,领郡国上计,谓之计相。 唐 代称拜相的计臣为计相。 宋 代以称三司使。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迁为计相,一月,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。”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:“能计,故号曰计相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薛公神道碑》:“ 贞元 中,上方与丞相调兵食,思得通吏治而习边事者,计相以公为对。” 宋 洪迈 《容斋随笔·用计臣为相》:“ 肃宗 以后,兵兴费广, 第五琦 、 刘晏 始以户部侍郎判诸使,因之拜相……自是计相不可胜书矣。” 元 柳贯 《送徐周臣廉使除户部尚书》诗:“计相升庸徵故事,传宣还在凤池头。”参阅《宋史·职官志二》。
古代分一昼夜为百刻,三刻相当于今时四十三分。 汉 卫宏 《汉旧仪》:“立夏立秋昼六十二刻,夏至昼六十五刻。夜漏不尽五刻,击五鼓;夜漏不尽三刻,击三鼓。”《文选·陆倕<新刻漏铭>》“自天观象,昏旦之刻未分” 李善 注引《五经要义》:“昏,闇也。旦,明也。日入后漏三刻为昏,日出前漏三刻为明。”《南史·到沆传》:“命羣臣赋诗,独詔 沆 为二百字,三刻便成, 沆 於坐立奏,其文甚美。”
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。语本《书·舜典》:“岁二月,东巡守,至于 岱宗 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二世 元年,东巡 碣石 ,并海南,歷 泰山 ,至 会稽 ,皆礼祠之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》诗:“翠华黄屋未东巡,碧 洛 青 嵩 付大臣。”
李洞名句,赠长安毕郎中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