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诗词名句 - 人心具天德,气禀有昏明

人心具天德,气禀有昏明

出自宋代蔡沈《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》:

人心具天德,气禀有昏明
学以致其知,善恶义乃陈。
恶既在必去,善即在持循。
知之虽曰至,行之贵乎诚。
念虑或未实,覆护寻亦生。
遂令负初心,怛焉愧于人。
君子必谨独,暗室十目瞋。
毫厘不苟徇,隐微常战兢。
好恶慊于己,择言无在身。
由中以达外,万善皆精纯。
大书毋自欺,高斋扁新名。
居常目在是,以况汤盘铭。

查看所有蔡沈诗词作品

注释参考

人心

人心 (rénxīn) 指人的感情、愿望等 the will of the people 全国久蛰之人心,乃大兴奋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这是人心所向,大势所趋 良心 conscience

天德

天的德性。 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人副天数》:“天德施,地德化,人德义。”

气禀

见“ 气稟 ”。

亦作“ 气禀 ”。谓受之于气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稽万物之理,故不得不化;不得不化,故无常操;无常操,是以死生气稟焉,万智斟酌焉,万事废兴焉。”后世用以指人生来就有的气质。《礼记·中庸》“天命之谓性” 宋 朱熹 集注:“性道虽同,而气禀或异,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。”《明史·儒林传二·刘邦采》:“刮磨砥礪,以融气稟,絶外诱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张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有生之后,虽气稟物欲相窒相梏,而克自修治,即可復健顺之性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破恶声论》:“顾民生多艰,是性日薄,洎夫今,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録,与气稟未失之农人。”

亦作“ 气禀 ”。即饩廩。俸禄。 章炳麟 《秦政记》:“ 明 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,虽不与政柄,而公卿为伏謁;耳孙疏属,皆气稟於县官。”

昏明

(1).昏暗和明亮;黑夜和白昼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昏明之分察,故一昼一夜。”《文选·刘琨<劝进表>》:“昏明迭用,否泰相济。” 李善 注:“昏明谓昼夜也。”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夫昏明相袭,晷景之恒度;春秋递运,时岁之常序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贤人如浮云天日,愚人如阴霾天日,虽有昏明不同,其能辨黑白则一。”

(2).愚昧和明智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圣人以兴,乱人以废,废兴、存亡、昏明之术,皆兵之由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齐王芳传》:“季末闇主,不知损益,斥远君子,引近小人,忠良疏远,便辟褻狎,乱生近暱,譬之社鼠;考其昏明,所积以然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十三:“强勉乎政,勿以否泰归之时;忠爱乎君,勿以昏明託诸上。”

蔡沈名句,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应用推荐
诗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