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器难窃弄,天狼窥紫宸。六龙迁白日,四海暗胡尘。
昊穹降元宰,君子方经纶。澹然养浩气,欻起持大钧。
秀骨象山岳,英谋合鬼神。佐汉解鸿门,生唐为后身。
拥旄秉金钺,伐鼓乘朱轮。虎将如雷霆,总戎向东巡。
诸侯拜马首,猛士骑鲸鳞。泽被鱼鸟悦,令行草木春。
圣智不失时,建功及良辰。丑虏安足纪,可贻帼与巾。
倒泻溟海珠,尽为入幕珍。冯异献赤伏,邓生倏来臻。
庶同昆阳举,再睹汉仪新。昔为管将鲍,中奔吴隔秦。
一生欲报主,百代思荣亲。其事竟不就,哀哉难重陈。
卧病宿松山,苍茫空四邻。风云激壮志,枯槁惊常伦。
闻君自天来,目张气益振。亚夫得剧孟,敌国空无人。
扪虱对桓公,愿得论悲辛。大块方噫气,何辞鼓青蘋。
斯言倘不合,归老汉江滨。
见“ 骨像 ”。
合伙同谋。 元 孟汉卿 《魔合罗》第三折:“姦夫又无,合毒药人又无,谋合人又无。这一行人都无,可怎生便杀了这妇人?”
(1).鬼与神的合称。《易·谦》:“鬼神害盈而福谦,人道恶盈而好谦。”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:“鬼神得其饗,丧纪得其哀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鬼神得其饗者,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。” 唐 韩愈 《原鬼》:“无声与形者,鬼神是也。”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夫古人作书垂后……亦鉴及后人之无赖,故徐引其机,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,庶不蹈妄传之戒,为鬼神所忌耳。”
(2).泛指神灵、精气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养材以任地,载时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义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鬼之灵者曰神也。鬼神曰山川之神也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历日月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天神曰神,人神曰鬼。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,贤人之精气谓之鬼。”
(3).偏指鬼;死去的祖先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今君若步玉趾,辱见寡君……致君之嘉惠,是寡君既受貺矣,何 蜀 之敢望?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,岂唯寡君?”《孝经·感应》:“宗庙致敬,鬼神著矣。” 唐玄宗 注:“事宗庙能尽敬,则祖考来格。”
(4).指形体与精灵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故人者,其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鬼谓形体,神谓精灵。《祭义》云:‘气也者,神之盛也;魄也者,鬼之盛也。’必形体精灵相会,然后物生。”
(5).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,是故知鬼神之情状。” 韩康伯 注:“尽聚散之理,则能知变化之道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物既以聚而生,以散而死,皆是鬼神所为,但极聚散之理,则知鬼神之情状也。”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、气的往来屈伸解释“鬼神”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论死》:“鬼神,阴阳之名也。阴气逆物而归,故谓之鬼;阳气导物而生,故谓之神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“鬼神之为德,其盛矣乎。” 程颐 章句:“鬼神,天地之功用,而造化之迹也。 张子 曰:‘鬼神者,二气之良能也。’愚谓以二气言,则鬼者阴之灵也,神者阳之灵也。以一气言,则至而神者为神,反而归者为鬼,其实一物而已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三:“鬼神只是气,屈伸往来者气也。”
李白名句,赠张相镐其一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