峦冈经亘翠环中,中有山形如覆镛。
晋仙王郭曾登眺,名形婺女金华同。
悬崖积铁数百尺,轮囷老木参天碧。
时有金鸡击膊鸣,铿鍧响通石屋石。
石屋去山三里馀,潭潭若有神龙居。
渔人爬{左瓜右少}入深处,闻得山椒奏步虚。
山趾有观名玉山,黄冠分得葛仙班。
家无担石四壁立,披风切月陪往还。
我师率庵庞眉老,故园跨鹤迷仙岛。
道号艮斋曾品题,椽笔特书为摛藻。
千载一遇邑大夫,来问胜境形何模。
片言拟作诗中句,羞献人家水墨图。
倚风太息来何暮,入境发挥方得路。
愿言葺理芰荷衣,**披云雾。
(1).修道隐逸者的别号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道释科教·道号》:“ 元魏 世祖 时,赐 寇谦之 天师之号, 后汉 张道陵 亦有天师之称。盖自《列子》言 黄帝 之称牧马童子曰天师始也。 唐玄宗 赐 李含光 曰 玄静先生 ,此赐号先生之始也。 宋 朝缘 唐 事,亦有赐号先生、处士者。 真宗 , 陈摶 赐号 希夷先生 , 神宗 时, 张噩 赐号 冲靖处士 是也。” 元 关汉卿 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贫道覆姓 司马 ,名 徽 ,字 德操 ,道号 水鑑先生 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:“一日请得一个方士来,没有名姓,道号 玄玄子 ,与 甄监生 讲着内外丹事,甚是精妙。”
(2).泛指别号。 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下:“今日轻俊后生辈,乘酒纵笔,题识书画卷轴,有不著姓名,止题道号者,得不有愧於前辈乎?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瘗鹤铭》:“ 欧阳文忠公 以为不类 王右军 法,而类 颜鲁公 ,又疑是 顾况 ,云道号同。”
《晋书·王珣传》:“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云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俄而帝崩,哀册諡议,皆 珣 所草。”后因以“椽笔”指大手笔,称誉他人文笔出众。 宋 王安石 《英宗皇帝挽辞》之一:“谁当授椽笔,论德在琼瑶。” 金 刘迎 《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》诗之一:“妙年椽笔赋《长杨》,一日声名满四方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先生文学士,必能衙官 屈 宋 。欲烦椽笔赋‘海市’,幸无吝珠玉。” 叶楚伧 《和仓海秋怀》之七:“儘有金甌毁一角,可堪椽笔扫三军。”
特别书写;突出记述。 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四出:“青布帘大写着‘员梦如神’,纸招子特书个‘听声揣骨’。” 明 刘基 《春秋明经·齐侯袭莒》:“大国用兵以掩人之不备,《春秋》特书以著其罪也。” 李六如 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一卷第四章:“由于 詹大悲 熟人多,各处奔走,加上第二天的《商务日报》大书而特书,这就不能不引起……那班 清 吏的注意。”参见“ 大书特书 ”。
铺陈辞藻。意谓施展文才。 汉 班固 《答宾戏》:“虽驰辩如涛波,摛藻如春华,犹无益於殿最也。” 唐 虞世南 《门有车马客行》:“高谈辨飞兔,摛藻握灵蛇。” 宋 林逋 《寄茂才冯彭年》诗:“无如摛藻妙,所惜赏音稀。” 清 林则徐 《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》:“诚使邪蒿必斥,自严溺口之防;定知摛藻为华,竚入点头之选。”
李北之名句,玉山观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